7月份,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达到5个月来最快,但疲弱的国内需求让人怀疑它们的韧性能否持续。
国家统计局周二(8月27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1%,涨幅比6月回升0.5个百分点。
2024年前七个月的利润增加3.6%,达到4.09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750亿美元)。彭博经济学预测利润增速为3.5%,与上半年持平。
这一利润总额是衡量中国工厂、矿山和公用事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可能影响它们未来几个月的投资决策。
尽管中国7月份的出口增长意外放缓,海外订单仍支撑今年工业利润的复苏,但贸易争端和新关税成为制造商利润的威胁。2023年头几个月的低基数也有所帮助。
国家统计局分析师于卫宁在一份声明中称,今年的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的两位数增长和设备制造商的稳定收益。于卫宁补充道,消费品提供商的利润也因国内需求的“稳步恢复”和出口的持续增长而反弹。
包括Duncan Wrigley在内的Pantheon Macroeconomics经济学家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设备和消费品制造业占总工业利润的约57%。
在缺乏更强有力的政府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北京推动技术创新和制造竞争力的努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业前景,此外还有一项鼓励企业和家庭购买新设备的官方计划。
此外,持续的工业通货紧缩也对利润构成了压力。7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8%,这是连续第22个月的下降。
随着中国需求持续疲软,公司的利润率受到挤压,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加剧,阻力也在增加。
中国暂停新钢厂的审批系统。这是为了应对需求下滑,该国最大的生产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司警告称,这次危机比2008年和2015年的下滑更加严重。
在房地产市场严重低迷的情况下,柴油消费低迷,导致中国最大的原油炼制商中石化(Sinopec)今年上半年的石油加工量下降38%。
此外,由于国内饲料需求疲软无法消化持续进口,中国的豆粕库存已攀升至七年来的最高水平,给国内压榨企业带来了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