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星期五(9月6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当前国家应该专注于应对通货紧缩的压力。这是中国知名经济界人士罕见承认物价下跌正威胁其增长前景。
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仍然难以实现经济复苏。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企业利润率受挤压、员工薪资减少、房地产危机和内需疲软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等多重挑战。
目前担任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易纲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我认为,当前他们(领导层)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货紧缩的压力上。如果你看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正值,但你还需要看人们的收入和税收收入。”
“关键是如何改善内需,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易纲补充道。他并指出,对中国民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0%,但自第二季度以来其增长势头有所减弱。7月份中国16至24岁的青年(不包括学生)失业率从6月份的13.2%上升至17.1%。
易纲表示:“总体来说,我们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方面,因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此前表示,保持物价稳定和确保适度通胀将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星期四(9月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预告,调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一定的空间。
易纲表示,“当务的重点是让GDP平减指数转正。即使我们意识到这有难度,也应该尽最大努力。” 他指出,中国广义价格衡量指标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为负值。
投资银行瑞银(UBS)上周将中国2024年GDP平减指数的预测从“0”下调至 “-0.4”,并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下滑,导致上游产品价格下跌、消费需求减弱、以及整体价格竞争加剧。”
中国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平均仅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近两年来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