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经济不振 学者:救市政策难奏效民间不满四起
多名学者分析,中国长期仰赖银行承担国企经营不善的后果,债券、贷款坏帐增加,即使中国央行日前推出政策,但为时已晚,效果恐不彰。同时,中国民间对于经济不振所带来的失业、社会不平等现况不满,恐将导向民族主义狂热。
国策研究院与陆委会14日举办“习近平主政下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态势”研讨会,邀请多名学者、专家与会讨论中国经济问题。
美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董事长程晓农指出,中国未来的最大危险在于其体制化的金融机构,中国政府控制每间银行,这套机制虽协助中国在1996年成功摆脱因国企经营不善衍生的经济困境,但中国对银行系统的全面控制,使得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不得不为大型国企提供资金,使得银行体系的风险增加。
台新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暨永续长李镇宇表示,中国经济危机必须回溯至改革开放期间,邓小平时期的第6个五年计划,文件仅有一页讨论如何刺激消费支出,其馀一百多页聚焦促进工业、科技发展,而习近平任内还是致力打造半导体行业,也甚少著墨消费支出。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院长韩硕熙提到,中国央行刺激政策措施发行时机太晚,难以有效处理危机,且中国现在面临环境退化、社会不平等加剧等问题,再加上美国对中国贸易制裁,美国还要求外国公司转让技术以换取市场准入,对中国“技术脱钩”问题,更是让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经济持续不振,有学者观察到中国民间对经济的不满增长,抗议活动增加,但也要注意年轻一代展现的社会动荡,可能会被扭转为对民族主义的狂热。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志柔表示,中国经济下滑导致失业和社会不平等,民间对经济的不满日益增长,社会动荡增加。陈志柔的研究团队过去1年从中国抖音平台收集3万6000个抗议活动影片,这些抗议主要反映经济诉求、房地产纠纷、劳工权利等社会问题。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则从另个角度观察到,中国年轻一代的社会动荡反映出两个层面,年轻人不满可能会造成政治不稳定,但中国可能且确实能把这股不满导向对民族主义的狂热;且经济下滑的同时,年轻人更渴望找到体制内的稳定工作,可能会更遵从政府体制。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10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