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小米致命车祸 雷军发声后大量跟贴贬死者家属

www.creaders.net | 2025-04-02 15:43:30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把风头正劲的小米电动车SU7推入舆论漩涡。

事故发生在3月29日晚间,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铜陵的高速路段撞上隔离带的水泥桩,其后发生燃烧,车上3名大学生全部死亡。

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车辆安全设计(如车门是否锁死)、小米公司的处理速度和态度,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的质疑。

4月1日,小米汽车和小米创始人雷军陆续发声。

在中文社交媒体微博上,雷军回应的文字下有大量对其赞誉的留言,甚至一些指责遇难者及家属的观点。

这种现象引发另一些人士批评:近期将雷军作为中国民族企业家代表的盛赞,使网友丧失了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基本同情心。

小米的自述和死者家人的说法

4月1日午间,小米公司的声明对事故经过的描述是: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致命车祸 雷军发声后大量跟贴护“雷”贬死者家属

根据小米公司发布的该车辆系统的信息显示,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是22:44:24,一秒钟之后(22:44:25),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这意味着,从NOA系统报警到车辆碰撞,间隔2-4秒。

微博上认证为该事故“当事人家属王女士”的用户发文称,“我的女儿和她的两个朋友是在3月29号晚上10点45分发生的车祸,他们本来打算去安徽那边考事业编考试,她车子的后台和我们的手机是绑定的,第一时间手机就弹出了这个消息,包括发生车祸的时间和地点。从那一刻,我们就从武汉出发。等我们到的时候,殡仪馆的车刚刚把孩子接走。”

舆论漩涡

Getty Images,雷军作为人大代表出现在今年3月的中国两会上

“当事人家属王女士”对小米公司提出指责包括“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也没有给我来过一个慰问电话”、“他们也仅仅是把车子拉到北京去做鉴定了”、“为什么车辆在撞到护栏后会自燃”、“为什么车门会锁”。

小米创始人雷军4月1日在微博上发文回应,内容包括:“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事人家属王女士”微博留言区,有不少网民指责这位死者的母亲。

比如,“讲道理 发生车祸哪儿有先找车企的啊,应该让交警定责再找保险吧,车企为啥要给你打电话慰问啊,如果车质量有问题也应该是警察问责小米吧”。

再比如,“出车祸就要联系家属那不得忙死?每天那么多车祸是不是每个都要联系家属。只要不是车的问题自己买单啊 难道还要让车企赔钱吗。”

在雷军对该事件回复的微博下,评论则大多为维护小米的。


比如,“雷总有担当,但是老实人不能被欺负”、“无需道歉,难道刀砍人了要找卖菜刀的吗?”

再比如,“雷总也发声了,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为数不多针对事故发生的车企高管吧?其实,在调查报告没出来之前,这事故本身跟小米也没有直接关系,就是车辆是小米SU7…”

对于这种现象,中文互联网KOL(意见领袖)“六神磊磊”在微博上称,“小米su7那个事故,结论未明先不讲吧,发现人们自动代入的不是当事人和家属,而是雷军,都在热烈讨论雷军该不该发声?雷军应如何公关?雷军是加分还是减分?都被规训成自动千亿富豪的站位了。还有许多说‘小米一劫’的专业人士,这首先是小米一劫,还是遇难者家庭一劫啊?仿佛最先要被安慰的是雷军?”

2016年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境内发生第一起严重事故时,舆论风向迥然不同,当时舆论一致声讨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系统。

小米去年发布旗下收款电动车SU7以来,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备受年轻人追捧。去年底,雷军还出席了习近平召开的民企座谈会并发言,今年3月的两会上又再次因为提案出圈,一时成为超过马云的人气企业家。

真假自动驾驶

小米汽车的此次事故再次让自动驾驶技术走上风口浪尖。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了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轿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未能识别前方的道路清扫车,直接撞上清扫车,导致车辆损坏,司机高雅宁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时,特斯拉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但未能成功识别前方的清扫车,导致了悲剧发生。事故后,高雅宁的家人将特斯拉的经销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并指控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存在缺陷。

事故发生前,特斯拉将其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翻译为“自动驾驶”,这一名称暗示了系统能够完全替代人工驾驶的能力,上述事故后,特斯拉将“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以强调该功能仅为驾驶辅助性质,并要求销售人员严格表述为辅助系统。

2025年3月,特斯拉进一步调整中文名称,将“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改为“辅助驾驶”,同时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改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小米也采取同样的命名,事故车辆SU7上开启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属于L2级,即要求驾驶人全程监控驾驶状况,而L5级才算无人驾驶。

但在激烈竞争中,不少车企的宣传经常强调“自驾”、“0接管”、“全民智驾”等概念,造成混淆。此次事故,再次掀起对于此类车企应该承担责任的质疑。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