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祭出高关税之下,据报道,目前各类中国产品的美国进口商并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转嫁到下游客户身上,而是另寻替代供应商。困境下的中国出口商期盼两国尽快谈判解决关税争端。
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11日报道,一名中国国资背景的大型外贸公司主管说,目前关税已经超出了正常可以承受范围,无论国内出口商,还是美国进口商都承受不住增加的成本。
报道中,无论是做喀什米尔羊毛毛衣外销、还是木盒批发等不同领域的中国业者,都面临美国进口公司压价,但因为实在没有降价空间,美方公司最后分别选择尼泊尔和越南的供应商。
报道综合访谈指出,目前各类中国产品的美国进口商并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转嫁到下游客户身上,即普通美国用户。前述中国国资外贸公司主管同意此说法并表示,除非中国产品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没有其他国家产品可替代,那增加的成本才可以向下游客户传导,但这样的产品显然还不够多,美国才能以关税为武器。
多名受访者指出,综合关税为54%的时候,他们还在跟客户讨论各自分担一些新增成本,共渡难关,但是当税率飙到104%时,他们反而觉得轻松了。“没什么可操作的空间了,只能把美国业务全部暂停。”
据报道,有在中国的美资企业高级主管说,支持中国政府对美国反制,“这次不挺起腰杆,以后会更被动”。尽管许多承受业务的中国外贸商支持反制,但更多外贸行业人士期待中美两国能透过谈判尽快解决关税争端,因为中美彻底脱钩断链“只会两败俱伤”。

全球宏观研究机构“坦途宏观”(GMF
Research)8日在微信公众号中整理关税的影响,对20个中国外贸业者的问卷调查指出,有一半在观望或者停产,1/4准备涨价,1/4准备放弃美国市场。
这篇文章说,外贸业者的情绪比较悲观,只有10%认为是短期影响,其余中有半数表示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看不到解决方向,剩下的一半表示有影响但不致命。
中国目前加快推动“外销转出口”,商务部的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京东、美团、盒马、永辉、华润万家、联华等商家规划绿色通道、专项采购基金等方式,助外贸产品转内销,减少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业者的冲击。
美国自2日宣布“对等关税”以来,随着中国的反制,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一路从34%、84%提高至125%。再加上今年因为致命鸦片类药物芬太尼(fentanyl)问题,已对中国课征20%的相关关税,所以目前关税累计税率为145%。
中国11日宣布再对原产地为美国的进口商品加税,由84%提高到125%,并表示“美方若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