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中国网友透露,自己经过实测,发现高铁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0 ppm,引发对于高铁通风系统的质疑。甚至有网友怀疑,坐高铁导致传染了呼吸系统传染病。
4月19日,微博网友“图拉鼎”在微博发帖说,自己坐北京回杭州的高铁时,再次使用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仪实测发现,车厢内CO₂浓度一度飙升超5000ppm,贴文称,刚开始上车时,测到二氧化碳浓度是948ppm,然后,浓度不断攀升,最高达到了5584ppm。
之前,该网友表示坐地铁时也曾对此做过检测,刚上车的时候,ppm指数不到1000ppm,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数值也是很快逼近到5000ppm,并长期维持在该数值,与此同时,车内非常安静。
这种情况不仅在高铁中存在,2024年9月16日,有其他网友检测动车上的二氧化碳浓度,称,“动车运行一小时以后,二氧化碳浓度已经1200了”。
该网友的贴文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纷纷评论说,“难怪一整个车厢,大半个车厢的人都在睡觉,其实并不是一上车就困,而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太高了”,“这似乎解释了坐高铁超过6个小时后便明显感觉到头疼胸闷甚至想要呕吐的原因了,并不是晕车”“难怪我每次都越坐越瞌睡,原来时晕碳了”。
还有网友批评,高铁通风系统差可能造成坐高铁感染传染病,“一上车就昏睡安静如鸡,大多二氧化碳超标。本来整车新风效率就低,好多单节车厢还要关屏蔽门,积累呼吸废气。每次过路停车到月台透口气,一上车就闻到一股人味。而且高铁上流行病毒传染概率特别高,相比之下飞机的新风换气效率好的多。反正好几次坐完高铁就得了新冠/流感/支原体,没有那么多巧合”。
也有网友说,“你这个仪器没有测甲醛和挥发性气体的功能,那两个肯定也超标不少”。
(示意图)
根据公开资料,在开阔空间,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只有几百ppm,《中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应维持在1000ppm以下,以确保舒适和安全。超过2000ppm后,短期可能导致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呼吸不畅,甚至认知功能显著下降(如决策能力下降44%-94%)。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疲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如呼吸性酸中毒)。
如果CO₂浓度超过5000ppm,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症状。
(网络截图)
中国在2023年实施的“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CO₂浓度,1小时均值≤0.1%(1000ppm),“GB/T 17729-2023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规定,CO₂浓度,≤0.1%(1000ppm)
ppm(parts per million)指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0.1%。
太离谱 女子竟用肉身挡高铁门阻止发车…惨了 | 汕头湾海底隧道贯通 |
马斯克:中国高铁“史诗般”体验让美国人尴尬 | 马斯克说中国高铁“太棒”美国铁路“糟糕透顶” |
太离谱了 在中国高铁买到过期4年的泡面 | 多少返工人,把高铁吃成了“全国流水席”? |
官宣:2030年建成第一条高铁 连接中国 | 中国返乡潮正当时 却出现了怪事 |
中国春运 高铁空荡荡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元看衰 全球最强货币崛起 |
2 | 央行晚上偷偷公布 一夜之间,数据爆表了 |
3 | 美国几乎输掉了中美贸易战?“严重”后果曝 |
4 | 罕见一幕:三位前总统接连公开谴责川普政府 |
5 | 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然后意料之外的事发生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习明泽公开对外放出这句话 |
2 | 美元看衰 全球最强货币崛起 |
3 | 传Nvidia口头通知中国同行一个坏消息 |
4 | 她在大会上高唱“女人也能干男人” 全场傻 |
5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6 | 关键时刻:著名学者警告习近平 |
7 | 知名大厂宣布退出手机市场 |
8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9 | 央行晚上偷偷公布 一夜之间,数据爆表了 |
10 | 美国订单崩盘怎么办?中国广交会出奇葩新规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