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义乌是全球闻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有著“世界超市”之称,然而,美中关税战以来让义乌的出货量大跌。面对美国市场缩水,义乌商家们反而集体背起阿拉伯语,试图用“语言突围”换取出路。有义乌商家表示,“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学外语成了许多商户的必修课。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随著中国义乌贸易伙伴增加,学习外语成了许多义乌商家的必修课,商城组织的免费外语培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语种。义乌商贸城的一天是从外语课的读书声开始的,商家们正在学习阿拉伯语。
面对贸易战,报道称,义乌老板信心十足,他们的自信是源于对全球市场的提前布局,“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义乌商家表示“我们跟美国的合作仅占15%,还有85%的其他地区。”报道称,义乌商贸城里仍有不少美国客商选择留下来,等待美国政策转向。
《浙江日报》4月就曾报道,义乌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极为紧密。光是去年,义乌对沙特阿拉伯的进出口额就达到164.6亿元人民币,年增16.5%。当时近200名来自各市场的商家手持阿拉伯语口语练习卡,认真学习在贸易领域常用的阿拉伯语,并积极进行对话练习。举办外语晨间训练,充分回应义乌市场国际贸易发展需求,首次将阿拉伯语纳入晨间运动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美中关税战后,4月4日,义乌小商品城发表2024年阿拉伯文版年报,这是A股首次出现阿拉伯语版本年报。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