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赫评论分析文章:近期,湖南约40家银行开始发放“养老贷”,专门用于补缴、提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但是,7月10日,湖南省农信联社通知,辖内农信社、农商行暂停办理“养老贷”业务,并迅速下架有关产品宣传和视频,不过7月9日前已经签合同的不受影响。此类“养老贷”究竟是不是金融创新?将会重启还是被禁止?引发社会关注。
据此类“养老贷”介绍材料,贷款对象一般为银行辖内年龄不超过65周岁的未领取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贷款资金直接划转至借款人的社保账户完成养老保险补缴后,到就近社保站或人社局办理活体认证,60周岁就可以开始领取待遇。个人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9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5年,原则上借款人年龄与借款期限合计不超过75周岁,且不得进行贷款展期。利率大多在在3.1%至3.45%之间。贷款人用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分期偿还贷款本息。针对借款人身故后的贷款资金处理方式,一部分银行引入保险,由银行为借款人购买商业保险,借款人若身故,由保险公司赔付(结清)剩余贷款。
此类“养老贷”办贷快、免担保。举例而言,以贷款90,000元为例,每月需还款625.86元。按照当前政策,60岁办理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808.48元(每月可领取金额=90,000/139+161)。在归还每月625.86元的本息后,借款人每月还能剩余182.62元自由支配,相当于无需额外掏钱,就能提升养老金档次。贷款结清后,每月可领取全额养老金808.48元。
然而,此类“养老贷”属于金融产品,受到一些质疑。首先,合规性问题。根据现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只能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是否属于“个人消费”用途,在制度上并不明确。其次,存在多重风险,可能使“养老”变“养债”,例如,(1)该产品利率高于目前部分消费贷及房贷利率,而且固定利率,意味着未来LPR继续下降时,借款人反而要承受更高的相对资金成本,而国家并无类似房贷的专项利率调节机制;(2)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子女可能会面临额外的经济负担;(3)目前所有政策(变动)风险均由借款人承担;等等。
由此可见,此类“养老贷”之被一放一停,各有各的理由。它目前只是在小范围尝试,是否是值得推广的金融创新产品,现在还不好定论。
不过,本文所关注的,则是“养老贷”一放一停之间,所揭露出的两大危机。
其一,中小银行路在何方?
在当局眼里(2023年12月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经济最突出的三大风险,是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小银行)。2024年起,当局着重推进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2024年,204家家中小银行注销(包括工商注销、批复合并、批复解散等情形),主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远超过去3年(2021年至2023年)的总和。2025年再加速。截至6月26日,2025年获批注销的中小银行210家,已超2024年全年。
当局这么做,也是基于中小银行数量多、风险高。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共有4,29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563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45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1家、村镇银行1,538家。当局把整治重点放在农商行和村镇银行。
但是,减少数量只是风险化解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中小银行的两大问题——风险敞口与资本缺口。也就是说,“兼并重组、减量提质”,难点在“提质”,中小银行需要准确的定位、有效的盈利模式,能够永续经营。就微观而言,这几年中小银行面临的最大困境,并不是放不出去贷款,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借款人。“养老贷”之类产品的推出,表明中小银行贷款创收的“焦虑”,试图推出有一定特色的新金融产品。
不过,这需要更多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例如,修改《个人贷款管理办法》,明确将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作为个人消费贷款的合规用途之一;对“养老贷”这类产品建立“政府、银行、保险”三方风险分担机制(政府提供贴息或风险补偿,银行根据预期寿命动态定价,保险公司扩大承保范围)等等。然而,迄今,当局在这方面无甚作为,没有塑造一个支持中小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
图为一名老年农民在前往田地耕作的途中。(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其二,农民如何老有所养?
中国的老龄化来势凶猛,农村尤为严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21亿,占农村总人口的23.81%,比城镇高出7.99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8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30%,高于城市11个百分点。
目前农民养老的制度,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官方数据,2020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244万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068万人。而到2024年,参保人数减少414万人;2025年5月末,根据《2025年1—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统计数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253 万人),又较2024年末减少577万。与此同时,2020至2024,实际领取待遇人数增加了1,971万。这一增一减,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持续、健康运行,造成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态度,无法保证参保人的基本生活。2024年末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830万人,基金支出5,322亿元,以此计算,参保人人均每月246元,这还不到2024年农村低保全国性的平均标准(每人每月594元)的一半。
也就是说,当局所设计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总体上是无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是无法应对农民老龄化进程的。
结语
“养老贷”之被社会热议,暴露出了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的困境和农民养老的困境。这需要当局在基本制度设计上、资源投放上,予以通盘考虑,平等对待农民,来破解城乡对立困局。
然而,中共话说得动听(中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坚持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实际做法上却背道而驰。看来,不解决中共,中国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国母不伦恋震动中南海 |
2 | 北京突传重磅消息 |
3 | 惊传:外交部官员携密件叛逃俄罗斯 倒逼王 |
4 | 中南海或有重大人事变动 |
5 | 马斯克,突爆大消息! |
6 | 体制内良心人士惊爆:中共外交部出大事了 |
7 | 不要看走眼,他才是结束习的“狠角色” |
8 | 从“奇迹”到“失语”:DeepSeek的崩塌叙事 |
9 | 刚刚,见证历史!近10万人爆仓 |
10 | 炸了!老军头痛骂彭丽媛祸军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2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3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4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5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6 | 不低头的硬汉! 怀念北京大学 | 甲申秋立 |
7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8 | 榨干了最后一块铜板,够狠够缺 | 席琳 |
9 | 埃及成为了中共国新的洗厂地热 | 山蛟龙 |
10 | 马德里万花筒 | lone-sheph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2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3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4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5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6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7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8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9 | 俄乌战争:谁不意愿立即结束? | 随意生活 |
10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