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一场补贴大战凸显中国经济末日狂奔

www.creaders.net | 2025-07-15 22:45:06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中国大陆一些知名餐饮外卖平台也点燃“补贴大战”,推出“0元购”兑换券,甚至“满18.8减22.8”优惠券,于是平台订单暴涨、流量爆表,然而商家累到脚朝天却赚不到多少钱。专家分析认为,大陆餐饮生意上也如此内卷严重,实在太恐怖,数据亮眼更像“回光返照”,表明中国经济和中共体制实际在“末日狂奔”。

  知名大平台点燃外卖补贴价格战

  继电动车行业大打价格战后,餐饮外卖行业近期也打起价格战,而始作俑者是一些知名外卖平台。

  7月12日,美团、京东、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闪购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狂推“0元吃”、“0元喝”红包,以及“满18.8减18.8”、“满28.8减18.8”折扣券,甚至还有“满18.8减22.8”优惠券。

  美团推出“0元购”饮品兑换券,用户可去店家自提饮品。京东每晚发放10万份16.18元小龙虾。淘宝闪购推出的“满38元减18.8元”和“18.8元免单卡”,覆盖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消夜5个时段的饮食,宣称“1天5顿我全包”。

  惊人的价格战吸引了大量来“薅羊毛”的客户,订单量爆表。到13日凌晨,美团发布“战报”称,日订单量超过1.5亿。淘宝闪购联合阿里巴巴旗下另一外卖平台“饿了么”7月14 发“战报”称,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

  然而店家似乎并没有赚到多少。据陆媒报道,一位茶饮店老板表示,外卖平台补贴战要求他们配合降价,订单量是翻倍,但是利润没有涨多少,忙到凌晨只是“赚了个寂寞”。

  一位米粉店老板娘表示,原价19.8元的米粉,顾客实付9.9元,待她付完平台佣金、打包费、配送费和总部分成后,实际落在自己手里的不到1元钱。

  更惨的还有白干和赔钱的。许多奶茶店和饮料点都有没人来取下单的“0元购”饮品,最后不得不倒掉。

  但是,据高盛7月3日研报显示,美团、京东和阿里巴巴三大平台的根本目标不是外卖本身盈利,而是通过价格战获取流量,以交叉销售到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

  分析:餐饮消费也“内卷” 这太恐怖

  美国财扩公司总裁蒋品超表示,中国老百姓对旅游、高档产品、高档服装的高消费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主要消费是在吃饭上,然而在“老百姓要活命的吃的上面也内卷,这太恐怖了”。

  他认为,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来了很多订单,但是那些顾客不是冲着店家的服务来买单的,而是冲着他自己能不能“薅到羊毛”、“薅到利”来买单,“现在是,老百姓没有地方去挣钱,他手上的钱越来越少了,通货紧缩,这就导致了顾客心里这种‘薅羊毛’的心态。”

  他说,“这对店家也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因为当顾客“薅不到利”时,他们就会离开,而店家无法再赔本卖下去时,他们就会纷纷倒闭。“店家一旦倒闭,那些平台也会出现倒闭潮”。补贴和赔本生意都是“短期行为”,是“无法继续下去、无法生存下去的”。

  他强调,这种非理性促销活动的后果,会让中国经济和人们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中国餐饮行业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据悉,贵州遵义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7月15日发出倡议书,呼吁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以及立即停止“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活动,避免商家被迫参与赔本经营。

一场补贴大战凸显中国经济末日狂奔

(示意图)

  跨行业“内卷”表明中国经济通缩严重

  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是电商平台,现在也加入外卖价格战,与美团竞争。蒋品超认为,这种跨行业“内卷”也折射出中国经济“通缩状态极其严重”。

  “中国现在内卷到不只是店家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平台之间也在竞争,内卷严重,包括这种跨行业的内卷,因为他们从自己那个行业里面可能都无法再有更大的发展了,那就跨行业去做了。”

  目前,在中国跨行业“内卷”也越演越烈,不只是阿里巴巴跟美团去竞争外卖,郑州五星级酒店也去竞争地摊生意。

  据7月6日的一条大陆热搜消息,河南省郑州市一家五星级酒店7月5日出地摊,让酒店大厨现场介绍五星级美食,价格“平易近人”,生意火爆,不到一小时就卖光,日进3万元人民币。该酒店总经理也穿着厨师制服在现场接受采访表示“不在乎别人说摆地摊掉价”,并说“面子值多少钱?”

  蒋品超评论说:“这就是拼到‘你死我活’,最后就看谁能够维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而所谓胜利者最后都成了一个‘骨头人’了,所有的肉都被吃掉了,踉踉跄跄地留在他这个行业里面。”

  分析:一场靠烧钱撑起来的假象

  证券理财分析师Adam Lu表示,在外卖平台订单破亿,大陆媒体宣扬“消费复苏”和“经济火热”背后的真相是,“这是一场靠烧钱撑起来的假象,是体制末路下的一次‘回光返照’。”

  他说:“这是平台补贴、商家流血、用户短期得利的‘三输游戏’。”

  Adam Lu认为,来“薅羊毛”的消费者“只是被算法推送和补贴机制‘引导’着”来消费的,“只不过是平台用来做数据增长的一个‘流量符号’。”

  他还表示,今天的中国,平台也是一个“维稳工具”,“经济不好看,政府需要‘信心’,那就让平台烧钱,让大家感受点什么热闹——哪怕只是数字上的。”

  Adam Lu说,当然,平台烧钱也不会白烧,他们也是为了抢占市场 ,“最后去资本市场套现或者在别的业务里赚钱,比如电商、旅游、广告这些毛利更高的领域。”

  他认为,这种补贴价格战对经济没有好处,也没有赢家,只是“平台、商家、消费者、体制一起演出的一场‘表演经济’”,“平台短暂的赢得了数字,商家流着血陪跑,消费者薅到一点小便宜,大家都在消耗自己的明天。”

  “这不是一场商业竞争,这是(中共)体制在崩塌之前,用最后的力量制造幻觉。它正在回光返照,也在末日狂奔。”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传国母不伦恋震动中南海
2 北京突传重磅消息
3 中南海或有重大人事变动
4 体制内良心人士惊爆:中共外交部出大事了
5 炸了!老军头痛骂彭丽媛祸军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