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5年的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房地产市场,这张曾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王牌”,如今却沦为拖累经济的最大“负资产”。从湖北首富汪林鹏到其他多位房地产相关行业大佬的接连陨落,短短两个月内四位企业家的悲剧性结局,如同警钟,敲响了中国经济深层次危机的信号。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和付鹏近期发表的内部讲话和犀利评论,揭示了房地产泡沫破裂、中产阶级破产、富人财富缩水、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他们的分析不仅点明了经济“负循环”的根源,更预示着2025年可能是经济调整的转折点。未来,中国经济能否打破僵局?普通人还有翻身机会吗?两位经济学家在内部讲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经济的困境。
房地产行业的连环暴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向松祚在2025年5月的讲演中直言,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拖累。他回顾了2011-2012年担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时,曾多次警告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扩张。当时,中国社会融资总额的42%流向房地产这一单一行业,商业银行疯狂放贷,地方政府和居民家庭债务高企。然而,这种“透支式”发展模式终究不可持续。向松祚指出,房地产市场高峰时市值号称超过400万亿人民币,甚至可能高达500万亿,但如今泡沫破裂,市值预计将腰斩,调整期可能长达3-5年,甚至可能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长达20年的调整覆辙。
中产破产、富人财富缩水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财经评论人付鹏在2025年7月的评论中揭示了房地产崩盘对财富阶层的毁灭性打击。他引述胡润财富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600万以上资产家庭数量跌破513万户,连续两年下降;千万资产家庭减少0.8%,少了1.7万户;亿万资产家庭缩水1.7%,少了2200户;3000万美元以上资产家庭减少2.3%,少了2000户。这表明,不仅中产阶级因房地产暴雷而“破产”,连富人阶层也未能幸免。付鹏分析,许多中国富人的财富高度依赖房地产,随着房价下跌、租金跳水以及股市、债券、信讬产品的频繁暴雷,富人资产大幅缩水,许多人被“打回原形”。
付鹏特别提到,中植系暴雷影响了15万高净值人群,部分投资者损失高达数十亿;鼎益丰事件涉及50多万投资者,资金亏损上千亿。这些案例显示,过去靠炒房、炒股积累财富的模式已彻底崩塌,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均面临财富断崖式下滑的困境。
人口红利消失与接盘能力不足
付鹏在2024年11月汇丰银行内部演讲中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崩盘并非短期现象,而是结构性转变的结果。过去20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依赖于人口红利和杠杆放大效应。然而,随着中国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的“接盘能力”严重不足,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他举例指出,网约车司机数量近年激增至2000万,许多新增司机来自“中产阶级的陨落”,这反映了财富分配不公和消费能力的结构性下降。
即便政府在2024年5月推出了“历史性”房地产救市措施,效果依然有限。付鹏认为,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已接近上限,传统的“以时间换空间”策略已失效,房地产市场的未来需求基础几乎不复存在。
消费不足的恶性循环
向松祚和付鹏一致认为,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陷入“负循环”的核心问题。向松祚分析,中国人的三大收入来源——工资奖金、投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呈现萎缩趋势。工资增长放缓,股市低迷导致投资收益减少,房地产泡沫破灭使得财产性收入大幅缩水。这种收入预期的恶化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进而影响企业销售、营收和利润,形成“消费不足—企业营收下降—投资和就业减少—消费进一步萎缩”的负循环。
付鹏从社会结构角度补充,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中产阶级的快速陨落。过去,中产阶级是消费主力,但如今许多人因经济下行被迫从事低收入职业,如网约车司机,导致有效消费需求大幅下降。他批评当前的社会分配制度,认为“距离权力、资源、资本近一点”的分配模式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底层民众在经济收缩时首当其冲。
产能过剩与内卷化
向松祚指出,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导致企业陷入“疯狂内卷”。PPI(生产价格指数)和CPI(消费价格指数)的持续下降,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不断压缩,股票市场也因此难以实现价值投资。付鹏进一步分析,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结合导致通货收缩,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他提到,许多企业在过去的“低端制造”模式中过度扩张,如今却面临市场需求萎缩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以房地产为例,地方政府过去通过土地财政和债务融资推动了大量无效投资,如今却面临巨额债务和不良贷款的压力。向松祚提到,中央政府提出的“止跌回稳”目标难以实现,房价下跌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镜监
向松祚和付鹏均以日本的经济经历作为对比,警示中国经济的未来风险。向松祚指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历了长达20年的调整期,房地产市场的崩盘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经济长期陷入通缩。中国当前的房地产危机与日本当年有相似之处,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恐将重蹈覆辙。
付鹏则从全球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验教训。他在2025年4月的调研中发现,日本经济在经历30年通缩后,近期出现了微弱复苏的迹象,主要得益于人口结构的“新陈代谢”和负利率政策的退出。年轻人逐渐取代老年人进入服务业,消费能力有所提升,带来轻微通胀。然而,他强调,日本的复苏是“相对论”,远无法与中国的经济增速相比,且日本股市的表现更多受美股联动影响,而非本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则陷入结构性放缓。付鹏指出,这两个国家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和房地产,通胀高企但收入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呈现滞胀特征。大量做空澳元和纽元的交易持仓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衰退的预期。他认为,中国应警惕类似的结构性问题,避免因经济单一化和过度杠杆化而陷入长期调整。
(示意图)
移民与经济结构的挑战
付鹏还提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作为移民大国,试图通过吸引技术移民刺激经济,但效果有限。他特别指出,印度裔移民的涌入虽然带来劳动力,但由于文化差异和经济结构限制,未能有效提振当地经济。中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挑战,若不解决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问题,仅靠外部输入难以扭转经济颓势。
政策力度不足的争议
向松祚和付鹏均认为,当前政策的力度远不足以应对经济危机。向松祚呼吁采取“超常规政策”,特别是通过大规模财政投入解决社保、医保和教育问题,从而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他提出,拿出几万亿资金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并全面提升社保和医保覆盖率,不仅能刺激消费,还能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分配结构。
付鹏则批评过去几年“唱衰经济”被视为“不爱国”的舆论环境,导致信息反馈失真,决策层难以准确判断经济形势。他认为,202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稳住楼市股市”目标方向正确,但力度和执行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债务认知与财政扩张
向松祚特别提到,需要突破对债务的传统认知。他认为,在中国这样政治稳定的主权国家,适度增加债务以支持消费和民生改善是可行的。他批评过去在基建和房地产领域的“无效投资”浪费了大量资源,若这些资金用于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经济或许早已走上更健康的轨道。
付鹏则从国际视角分析了债务与汇率的关系。他指出,财政扩张和利率下降可能导致汇率贬值和资本外流,但加息又可能引发经济崩溃,形成新兴市场危机的典型特征。中国目前面临的正是这种两难境地,政策制定需要在刺激经济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找平衡。
2025年的展望:转折点还是更深的危机?
两位经济学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持悲观态度。向松祚预计,房价止跌回稳至少需要3-5年,甚至可能重蹈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覆辙。付鹏则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础已不复存在,政府试图通过刺激政策实现“软着陆”,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他建议投资者放弃房地产投机,转向更具确定性的金融资产,如日元升值相关的投资机会。
尽管前景严峻,两位经济学家也提到了一些潜在的出路。向松祚认为,消费升级和品牌创造是未来的方向,企业应聚焦研发和人才,追求“做精做强”而非盲目扩张。付鹏则建议投资者调整策略,放弃中产消费市场,聚焦高端奢侈品或低端刚需市场,以应对中产阶级萎缩的现实。他还指出,日元升值可能是未来3-5年的确定性机会,投资者可关注相关金融衍生品。
两位经济学家一致强调,解决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不足是打破负循环的关键。向松祚呼吁通过大规模财政投入解决教育和医疗问题,付鹏则指出,政府需要在贫富之间、债务与杠杆之间进行利益再分配,以提振内需。
2025年的中国经济,正面临房地产崩盘、中产破产、富人财富缩水、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等多重挑战。向松祚和付鹏的评论揭示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根源,同时为未来的政策方向提供了启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只是危机的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通过超常规政策打破负循环,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面对“苦日子才刚刚开始”的现实,中国经济需要在改革与创新中寻找新的出路。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需直面挑战,共同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风暴。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疑似释永信老婆孩子曝光:肤白貌美,身材火 |
2 | 大瓜!马兴瑞内幕揭开了 |
3 | 释永信的后台到底是谁? |
4 | 40°C成了中国新能源车照妖镜 |
5 | 川普突然重磅表态 |
6 | 事大了!仅隔一天 北京突然改口 |
7 | 中美突传重磅消息 |
8 | 北戴河暗流汹涌 传他成为“总书记备胎” |
9 | 习近平权力牢笼:为何中南海政变传闻屡屡落 |
10 | 一场全面塌方正发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3 | 川普是狗熊还是撇子是鸵鸟?给 | 蒋大仁勇 |
4 | 老钱:奥巴马就是毁灭美国的恶 | 老钱 |
5 | 请问:纪念抗日先烈,就是拥护 | 万沐 |
6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
7 | 爱泼斯坦 | 倩影 |
8 | 还有不用预制菜的中歺馆吗? | 体育老师 |
9 | 越来越像明末 从和尚日逼说起 | 席琳 |
10 | 美中瑞典谈判:地缘政治,稀土 | 随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