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一前后《人民日报》连发八篇文章提升谁的信心?中共党魁习近平有经济思想吗?当经济需要唱响时,说明麻烦大了。
中共四中全会前,《人民日报》从9月30日起连续发文提振经济信心。到7日为止,已经发表了八篇系列论文,该系列署名“锺才文”的文章就叫做“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
然而,这个系列反映的恰恰是中国经济的困境。
比如题为“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文章,在列举了经济伟大成就之后,也承认现在有困难,即便是正面描述,换个角度读出的却是不同的结果。
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今年年初,中美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展开生活成本‘大对账’,彰显我国商品和服务质优价廉。”然而,服务过于质优价廉,对于接受服务者看上去是好事,但对提供服务者则是坏事,说明内卷严重,底层生存条件恶劣。
以外卖为例,平台和骑手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如订单、用户)而付出更多努力,导致个体获益减少、收入效益下降的“过度竞争”状态。骑手的工作强度增加,收入却难以提高。
文章还指出企业或个人感受不好不反应经济的真实情况,说一些转型慢的传统行业企业和从业者,日子就有可能难过一些。“对此,我们要全面看待,不能因为部分经营主体感受不好就否定整体经济形势,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列举了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它行业2倍,而房地产相关行业吸纳就业减少、薪酬缩水。
其实,无论中美或世界任何国家,最尖端的高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在总体经济中比例都是很小的,中国人工智能的总量不可能和房地产比。
根据高盛分析,过去十年,中国高科技制造业年为GDP成长贡献1.1个百分点,2021年受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的出口热潮影响,贡献率超2个百分点。
但自2022年起,房地产业对GDP成长的拖累加大,年均拉低1.7个百分点,而高科技制造业同期贡献率稳定在1.1个百分点左右,不足以完全抵销房地产行业收缩的影响。这还是官方过于乐观的数据,真实的房地产行业对GDP的拖累要大得多。
传统行业永远是经济贡献和吸收就业最多的。而且传统行业永远不可能都转型到高技术领域。企业的感受和国家统计数据,哪个更真实?当然是企业感受,要不然李克强当年也不会提出个衡量经济的克强指数。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非事实 忽左忽右摇摆才是常态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文则宣称,支撑中国经济有六大要素,第一要素坚持党的领导,说是中共长期执政,能避免西方多党制下的政策短视,朝令夕改,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稳定锚。
首先论证的假设,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就不是事实,疫情后经济复苏乏力,发展低于大多数西方国家。
而政策朝令夕改更是中共的特点,西方成熟的民主国家有三权分立的制衡因素,即使犯错也不容易成为全局性长期性方向性错误,而中共党魁由于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一旦犯错几乎不可能中途纠正,一直到全面崩溃或接近崩溃,即使纠正,也绝不承认错误。
大跃进是如此,毛泽东的文革是如此,习近平的国进民退疫情封城也是如此。
而所谓的第二条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能哄骗自己了。共产主义体系从理论上是很少发展的,可以说有这么几个里程碑式的理论,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理论体系,需要经过全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列宁的贡献是一国可以先建成共产主义;毛泽东则是落后的农业国也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不经过发达资本主义也可过渡到社会主义,而真正的理论突破则是继续革命。
自毛泽东以后中共理论再无创新。邓小平的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谈不上理论;江泽民的三代表就是前苏联被中共批判的修正主义;而胡锦涛的与时俱进和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上是拼凑词句,连包装都算不上。
概括起来,整个经济改革开放就是在社会主义低效的计划经济下如何维持有限的高效市场经济的走钢丝平衡,忽左忽右的摇摆和不稳定才是常态。
指导经济靠“地位”?“自我吹嘘”只有打败仗
其实这几篇文章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知道主语是谁,话是讲给谁听的。基本上是用我们,但这个我们是指政府还是民众?要知道,在任何国家,政府都不等同于民众。而在中国,中共政府是和民众对立的。
按说起来,一个国家的经济状态,民众和企业主的切身感受是最真实的,本来不需要用数据和口号去证实。数据是给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的,包括政府和企业的规划等,需要给普罗大众宣传,需要由当权者来告诉大家经济很好,正好说明经济并不好甚至很糟。
关于这个系列的名称也很有意思,叫做“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习近平居然有经济思想,还能指引中国经济。中共有个特点,只要当上党魁,立刻变成万能的,什么领域都能去指导,都能形成需要全民学习的思想,什么政治思想、经济思想,还有军事思想。
实际上,在担任党魁之前和之后,这个党魁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包括能力,变化的只是地位。也就是指导经济的不是专业而仅仅是地位,经济肯定好不起来。军事也是一样,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作战连推演都没有参加过的人来指导军事,只有打败仗一个结果。
文章作者“锺才文”就是中央财经委员会文章的意思,而习近平正好是这个委员会的主任,也就是说,这是自我吹嘘的系列文章。难怪网民很不买账。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2 | 四中全会前 张又侠五句重话震撼胡温 |
3 | 惊爆!习近平蔡奇因年龄被逼退 |
4 | 聊聊回国后见到的疯狂 |
5 | 曝习近平、张又侠已水火不容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多张照片曝光,杨兰兰身份终于被扒 |
2 |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 有一个已完全 |
3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4 | 央视重大事故!官方认了 |
5 | 传习欲见胡锦涛遭拒 汪洋代传“八句话” |
6 | 张又侠拿到杀手锏,赢定了 |
7 | 四中前夕 中共军报突发信号 |
8 | 网传军方紧急通知,“军中四人帮”含彭丽媛 |
9 | 四中全会前 张又侠五句重话震撼胡温 |
10 | 惊爆!习近平蔡奇因年龄被逼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