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预计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在会议登场前夕,中国经济正面临内外部挑战加剧局面,市场对全年GDP保五目标充满担忧,被视为习近平上任以来最严酷的经济大考。
中共党媒连8天发文喊话 凸显焦虑
四中全会登场前夕,《人民日报》自九月三十日起连发八篇“锺才文”系列专论,密集阐述“习近平经济思想”,向外界传递“稳预期、强信心与促发展”的强烈信号;但也被外界视为习近平对其经济政策“心虚”的掩饰。
经济三驾马车熄火 中国GDP保五告急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八月主要经济数据,几乎全面下滑,显示已是结构性而非暂时性因素,预期即将公布的九月数据也好不到哪。
八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年增五.二%,是一年以来最低水准,低于预期的五.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值仅年增三.四%,也是去年十一月以来最低点,且低于预期;今年前八月固定资产投资成长急遽放缓至〇.五%,远低于前七月的一.六%,是二〇二〇年疫情以来最糟糕表现。

房市续挫 8月对美出口金额暴跌33%
另房地产市场持续恶化,今年前八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减十二.九%,降幅大于前七月;房市低迷冲击家庭支出和企业信心,导致八月城镇人口失业率升至五.三%,达到半年来最高水准。
而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动能明显放缓,八月中国出口仅年增四.四%,是近半年来最慢增速,与往年八月平均八%显著下滑;出口放缓主因是对美“抢出口”效应显著退却,八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暴跌三十三.一二%,意味著贸易摩擦的影响从八月才算正式开始。
面对内外部挑战,官方透过“锺才文”系列文章坚定信心。文章强调,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底盘稳固、动能转换、风险可控、未来可期”,虽承认面临挑战,但认为中国经济凭借强大韧性,正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