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台美贸易谈判进入关键时刻,美方针对半导体产业的“232条款调查”结果尚未出炉,引发产业界高度关注。对此,追踪ASML发展超过10年的荷兰科技记者兼专栏作家马克.海因克(Marc Hijink)接受《风传媒》节目《下班国际线》专访时直言,面对外界压力,美国的选择其实相当有限,毕竟英特尔目前在技术上仍落后。
海因克提到,供应链正在全球各地扩散,大家都想确保自己的供应链安全,以避免任何问题,像是出口限制、关税,甚至是下一波疫情这些麻烦,因此会看到供应链扩展到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就连ASML的首批供应商已经开始扩张。如果看台积电的布局,台积电主要供应链过去在台湾,但现在正拓展到日本。
海因克指出,面对压力,美国的选择其实相当有限,要自行生产先进芯片并不容易,毕竟英特尔目前技术有些落后,美国试图在这方面领先,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动多项技术并不容易。所以美国需要台积电和三星至当地设厂,会看到其馀供应链也正在跟进,包含ASML和其他同业正跟随他们的客户遍布全球。
海因克坦言,在这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不得不分散资本与投资,这使得创新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挑战将会更大。
主持人提到“所以你的意思是美国现在是最大赢家,因为在某种程度逼迫大家去美国”,海因克直言,“不太想参与这种赢家、输家的比较或讨论,我认为社会普遍学到的教训是,我们对芯片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而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集中在地球上的一个小角落,无疑是一场巨大赌注,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要素,进行去风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