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彭博社:中国终将后悔

www.creaders.net | 2025-10-18 17:38:40  中时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中贸易战升级之际,稀土一词再度引发全球关注。 由于北京长期主导全球稀土供应,外界忧心产业链受制于人,不少人认为要在中国大陆以外建立完整供应链,难度堪比登月计划。 然而专家指出,这样的说法过于夸张。

《彭博社》一篇分析文指出,要确保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安全所需的政府支出其实微乎其微——这些稀土元素是制造军用飞机、弹药、高强度磁铁,以及电动车与风力涡轮机不可或缺的材料。

根据估算,这笔开支大约相当于白宫一间舞厅的造价(约2亿美元),或者硅谷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业者在AI运算上的六小时支出(约3.5亿美元)。 以某些标准来看,政府甚至可能从这笔投资中赚钱。

中方认为稀土能成为与西方民主国家掌控半导体供应链同等级的地缘政治武器,但这个想法显然是严重误判。

原因在于,矿物加工并不是火箭科学。 它也不是那种需要极紫外光(EUV)光刻机才能实现的3纳米芯片设计——那才是真正的“登月级”创新,需要数十年、数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光是一台EUV光刻机就价值约4亿美元)。

几乎所有常见的矿物提炼过程都使用相同的基本程序——研磨、焙烧、浸出、分离——而这些加工场的工程专业主要着重在如何降低成本与安全风险,而非解决物理或化学上的根本难题。

中方虽在稀土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确实具备一定技术优势,但在这个产业中,这种优势微乎其微,而且很容易被追上。

美中贸易战升级之际,稀土一词再度引发全球关注。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人们常主张,在重视环保的民主国家,处理稀土伴生的低放射性钍与铀废料是一大难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MP Materials与伊路卡资源公司(Iluka Resources Ltd.)皆计划在矿场内部处理尾矿,采用防止地下水渗入与粉尘外泄的设施。 类似的废料其实在磷肥产业中也相当常见。

这些设施,以及其他正在寻求数亿美元优惠贷款的项目,合起来已足以满足全球的稀土需求——即使北京动用“核选项”,全面禁止出口,也不会让世界陷入缺料危机。 当前美国对风力发电与电动车(稀土磁铁最大消费者)的政策战确实让维持这条供应链的成本更高,但即便如此,实现供应多元化仍非不可能。

中国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但它之所以能成为主导供应国,是因为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廉价、最稳定的长期来源。 而近月来的地缘政治叫嚣,似乎已经永久摧毁了他们的声誉。 如今,数十家竞争对手的矿业与加工企业正积极崛起,准备取而代之。

只要已开发的民主国家不要忘记此刻的教训,北京终将后悔——因为它错估了自己能凭一堆泥土挟持全世界。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2 出事了? 中央警卫局异常换防
3 最后一刻 爆习转移部分权力
4 图穷匕见:军方抢宣何卫东落马 张又侠出手
5 提前摊牌 温家宝能否力挽狂澜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