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经济不振,民众躺平,中共当局使尽各种手段鼓动民众消费,但收效甚微,10月27日,中共央行宣称将研究实施个人修复信用政策措施,引发猜测。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宣称,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覆信用的政策措施。
据陆媒报道,根据中共《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
报道称,这项措施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早在今年6月26日,中共国务院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声称“要加快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网友评论说,“主要的问题还是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不出去”、“大白话解说就是,一帮敢贷款消费投资的群体已经变成黑户了,无法从从金融机构融资了”、“想让人多贷款而已”、“跟前面的消费贷款补贴政策一起看,估计效果不理想”、“把钱还上征信修复好。接著奏乐接著舞”。
还有网友分析,此政策明确“个人修覆信用”的适用范围是已经偿清、但仍在五年存续期之内的个人债务违约记录,而不是尚未偿清的部分;虽然说要“帮助个人修覆信用”,但“个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已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刚还清债务的群体,用正常思维来说,他们对债务的风险偏好只会显著下降,不可能去贷款。
关键在于,如果失信人太多了,就会影响到违约信用记录的权威性,“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两个的是失信人,如果是成千上万的呢?”
所以,此政策其实是“试图激励有能力还款的群体尽快通过还款行为,摆脱『失信人』身分,而不是因先前的『征信一黑就都完了』而选择破罐子破摔,最终目的还是让金融机构能够尽量有效收回不良贷款”。
近年来,中国大陆内需疲软,消费不振,中共在八月份首次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以刺激消费,被指政策效果有限。

(资料照片)
大陆资深资本界人士徐真之前表示,这个政策就是让百姓个人负债,加杠杆来救中共的经济。但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大。可能有些单位需要用这笔钱,比如说是借新还旧,因为它利息低,可以把以前高的利息还掉,还有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钱不会投到消费市场去拉动经济,还在金融系统里面。“很多居民家庭的负债率本来就高,如果不是刚性的需求,他不会去借款的。”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也认为,“中国的住户存款近年大幅攀升至超过160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0%以上。大量的有钱人不愿意花钱。这个消费贷款贴息只是一个点,还有限额,对渴望消费的人支持力度很小;而对于有钱人,有钱他不花。这个贷款没有意义。”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四中全会闭幕式临时换场地 曝或有“突发事 |
| 2 | 现在进场还不晚!专家:10年难得一遇 |
| 3 | “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愿意接纳我们” |
| 4 | 习近平说一口流利英文视频流出 网络嗨翻了 |
| 5 | 川普致电羞辱彭斯:你这个将被载入史册的懦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