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艾滋病疫情拉警报!感染者高发省份出炉

www.creaders.net | 2025-10-30 10:54:12  三立新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根据中国国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高发省份人数排名”再次引发社会关注。2024年,全国艾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约17.47万例居首,成为中国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其次为广西(12.32万)与重庆(11.6万)。整体来看,西南地区依旧是疫情最为集中的热区。

【疫情分布】四川居首、西南地区高发

根据公开资料,2024年全国艾滋病感染者人数排名前十如下:

1.四川:17.47万人(全国第一)

2.广西:12.32万人(第二)

3.重庆:11.6万人(第三)

4.云南:11.52万人(第四)

5.贵州:10.32万人(第五)

6.新疆:约10.1万人(第六)

7.湖南:4.52万人(第七)

中国艾滋病疫情拉警报!感染者高发省份出炉

中国艾滋病疫情拉警报!感染者高发省份出炉。(图/翻摄自中国国家疾管局)

8.广东:4.03万人(第八)

9.北京:3.91万人(第九)

10.江西:3.55万人(第十)

从地理分布来看,四川、广西、重庆、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均属于高发区,形成明显的“西南带状集中区”,而山东、河北、西藏等地感染率则相对较低。

中国艾滋病疫情拉警报!感染者高发省份出炉

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高发省份人数排名。(图/翻摄自中国国家疾管局)

年龄分布呈现“两头翘”趋势

中国疾管中心2024年第二季资料显示,全国现存艾滋病患者约133万人,若加上约30%的未确诊感染者,相当于每1,000人中就有1人可能感染。

专家指出,中国艾滋病感染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翘”的现象:青年族群与老年族群感染率同步上升,成为推动感染成长率的两大主力。

【两大主力群体】老年与青年同陷感染风险

1.老年族群:被忽视的高风险人群

《柳叶刀》研究报告指出,50岁以上人口感染艾滋病的速率正快速上升,其盛行率甚至高于整体人口平均。

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医疗技术进步让艾滋患者寿命延长,带来老年患者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同样存在性需求。研究显示,≥50岁男性中有高达75%仍维持性生活,若缺乏稳定伴侣或防护措施,风险自然上升。

此外,老年人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普遍不足,许多人因缺乏性教育而误以为“年纪大就不会怀孕”,从而忽视保险套使用。更有不少人因“怕丢脸”而延误就医,使感染恶化。

2.青年学生:性教育缺失的代价

《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2023年资料指出,15至24岁的学生与青年群体报告病例达3010例。宣导教育与预防干预室副主任徐杰表示,年轻人感染途径以性传染为主,其中男性同性性行为占约65%,异性传播超过30%。

调查显示,学生族群感染的主要原因集中于网络交友、多性伴侣与同性性行为三大因素;全国高校感染学生中,约六成有过网络交友经验。专家警告,性教育缺乏与错误的网络资讯,使青年成为疫情防控中的脆弱环节。

【传播现况】性传播达98%,异性传播占七成

中国疾管局指出,艾滋病报告病例逐年上升,新报告病例数持续增加。性传播途径占比高达98%以上,其中异性传播占七成以上。尤其50岁以上男性感染者逐年增多,成为疫情新的推进力量。

【专家分析】不安全性行为是最大隐忧

专家强调,无保护性行为(无论同性或异性)仍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部分“网红城市”因夜生活频繁、流动人口大,让病毒传播链更难追踪。更令人担忧的是,重症与死亡病例往往源于“发现太晚”。因此,定期检测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中国艾滋病疫情拉警报!感染者高发省份出炉

(图/翻摄自中国国家疾管局)

【HIV科普】病毒攻击免疫系统,人体防御崩溃

艾滋病(AIDS,全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由艾滋病毒(HIV)引起。该病毒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 淋巴细胞,使免疫功能逐渐丧失,导致患者容易罹患严重感染与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与卡波西氏肉瘤。

【三大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间的性行为,是目前最主要途径。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受污染血液或血制品均可能感染。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婴儿。

【防护建议】掌握“黄金72小时”,防感染于未然

若出现艾滋病高风险行为,应在72小时内采取暴露后预防(PEP),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同时,未感染者可透过暴露前预防(PrEP)结合安全性行为,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预防效果高达99%。

【结语】打破沉默,提升教育,才能真正防疫

中国艾滋病防治正面临新挑战:一端是老年人的防护意识不足,一端是年轻人的性教育缺失。专家呼吁,防疫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教育与文化观念的挑战。唯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才能真正减缓疫情蔓延,守护公共健康。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川普拍了习近平两下:这不好
2 李尚福判决书流出 习矛头直指张又侠
3 时日无多… 北京绝不敢说的真相
4 习四中后首露面细节惊人
5 公开承认了?川普态度突然转变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