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陆央视一档法治节目星期三(11月5日)以专题节目的方式痛批“民生网红”户晨风,这意味著户晨风的性质已经被彻底定格。与另外一名关注中国升学教育的网红张雪峰不同,在中共四中全会结束后的几天,他奇迹般复出了。
户晨风早年以街头采访起家,他最早的一份工作是在江苏干车辆修理工,学历也只有高中学历。看似这样一个从基层出身的普通人,若是在西方社会参政,想必会成为政客们助选的最佳票源。
制造尖锐对立议题,煽动群体情绪
大陆央视在节目中称“户晨风通过制造尖锐对立议题,煽动群体情绪,贩卖焦虑来博眼球和流量,最终实现商业变现”。
户晨风的视频风格更像是一种“街头哲学”的表达,通过采访一线工人或者是底层民众,用现有的主流议事规则放大民众的焦虑心理,从而挑动阶级对立,这种叙事看似幽默,实则是被官方认为有意“放大社会阶层裂痕,制造财富歧视”。当然,在翻阅他过往的视频中也会发现,一些年轻的富二代也会加入他的视频直播连线中,从而让观众有一种“误闯天家”(指的是普通人看到有钱人真正的生活那种落魄感)的感受,从而为其增添更高的流量。
这种局面在如今是不允许的,尤其是在中共四中全会之后,官方对舆情治理愈趋严苛。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燕志华在受访时表示,在政治层面来说,舆论被称为民意的“皮肤”,很容易从中看到民意民心的变化。在当下网络舆情频频爆发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舆论和舆论引导工作,这背后其实一种“民主的过程”:由此前以权力为中心,慢慢走向以民生、群众所思所想为中心,从而达成官民双方的良性互动。

大陆网红户晨风(翻拍自YouTube)
出身底层成叙事网红博取流量的关键
出身底层的普通人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能赢得更多人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群体间的“共鸣”,更像是为底层民众找到一个可以发声“嘴替+“。
燕志华还表示,“网络人物更多出身平民,是平民英雄,他们的出现必然更多是表达愤怒,发出阶层的声音,由此产生『自下而上』的倒逼力。这使得他们对于社会秩序会天然带来冲击力。”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中国医院值班室“17分钟不雅影片”疯传 |
| 2 | 快扔掉!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
| 3 | 突发!党媒41秒上演大反转 习被“消失” |
| 4 | 想跑?没门!中共密令曝光 |
| 5 | 掀盖子了 !军委最新会议 都是他俩的人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中国医院值班室“17分钟不雅影片”疯传 |
| 2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3 | 快扔掉!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
| 4 | 地方选举共和党惨败 川普火速回应 |
| 5 | 蔡奇突然出手 释放什么信号? |
| 6 | 突发:贝森特给全世界泼了一盆冷水 |
| 7 | 突发!党媒41秒上演大反转 习被“消失” |
| 8 | 想跑?没门!中共密令曝光 |
| 9 | 翁帆已是清华教授 |
| 10 | 掀盖子了 !军委最新会议 都是他俩的人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