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左派子弟”发声 中国独特群体揭秘

www.creaders.net | 2025-11-18 13:24:45  星岛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亲中共媒体星岛日报报道:香港进入新时代,谈爱国天经地义。但在港英时代,讲爱国太沉重,他们拥护北京政权,被称为“左派”,子女则为“左派子弟”。

最近,由著名文化人罗孚之子罗海雷策划,学者毛升采编的新书《十色》出版,讲述香港“左派子弟”的故事。

本书10位受访者包括刘洪伦、陈光如、张南峰、余星卫、石中英、吴亮星、吴力波等,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这个独特群体的往事。他们自小被灌输爱国爱党思想,获安排到培侨、香岛等爱国学校念书,有的甚至到广州接受教育,文化大革命爆发初期还参加武斗。

陈光如、张南峰、吴力波都经历过这段血与火,之后到农村“上山下乡”。他们在广州参加抢枪,车队在三元里遭伏击,张南峰被子弹打伤右臂,车上有3人不治,包括香港华润老总的儿子。

受访者多为左派大老子弟

经历过一系列的政治事件,这些“左派子弟”各有自己的际遇和选择。有人远走他乡,有人留港深耕,有人“跟党走”,也有人质疑。后来成为岭南大学翻译系教授的张南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希望香港维持现状。他和在国务院港澳办工作的海南农场战友张良栋交流,张良栋说,正在研究怎样收回香港;张南峰则说,最好研究怎样不收回香港。

从八卦的角度,本书也有不少可读之处。陈光如回忆,当年培侨中学也有少数爱国富商的子女,例如寄宿的澳门巨擘三公子,调皮捣蛋可谓登峰造极,但碍于其父是爱国大老,校长也头疼不已,最后还是“挥泪斩马谡”。这位公子后来回到澳门,子承父业,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成为培侨校友的骄傲。资料显示,澳门马万祺先生三公子马有礼是培侨校友,担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

不过,《十色》也有明显局限。虽然有10位受访者,但绝大多数是左派大老的子弟,父辈要么是媒体老总,要么是中资银行高管,要么是侨领或工会领袖,他们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其中不少留学英美,事业都有所成。基层左派的子弟没有受访,或许欲说已无语。书名如果改为《十色:香港“红二代”的故事》,或许更为贴切。

“左派子弟”发声 独特群体揭秘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