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川普“28点” 让习近平陷入尴尬

www.creaders.net | 2025-11-23 14:56:38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总统川普抛出结束俄乌战争的“28点和平方案”后,全球政治立刻出现奇异错位:俄罗斯马上表态可以接受、乌克兰陷入战略两难、欧洲完全被排除在外,而美国则向世界展示自己是“能结束战争的力量”。 同时,台湾社会也立即出现“疑美、疑川”的舆论涟漪。 然而,最陷入复杂焦虑的却是北京。

这份“28点”并非中立调停,而是一份结果上最有利于俄罗斯的和平草案。 根据 Axios、AP、Reuters 等媒体揭露,草案主张包括:

要求乌克兰承认俄方控制克里米亚与顿巴斯部分地区;

以现有战线为基础冻结前线;

乌克兰宪法永久写入不加入北约;

限制乌军兵力与武器;

使乌克兰走向某种中立国地位。

普京第一时间表示“可作为和平基础”。 泽伦斯基则警告:此方案迫使乌克兰在“尊严”与“美国支持”之间做出残酷抉择,多项条款已“跨过乌克兰红线”。 但真正最陷入尴尬、甚至进退失据的,是北京。

内容对俄罗斯有利——但北京不能公开鼓掌

北京与莫斯科虽高喊“上不封顶的战略协作”,却从未承认俄罗斯的占领行为。 原因非常清楚:

一旦承认以武力改变边界,台海议题就不再能被包装成“中国内政”,反而会被国际直接视为“另一个乌克兰”。

因此,北京陷入两难:

若公开支持“28点”,就等于承认“武力夺地”可以合法化。 这会立即使美、日介入台海更名正言顺,完全违反北京的叙事需求。

若反对“28点”,又等于打脸莫斯科,破坏中俄战略绑定。

最终,北京选择最模糊也最安全的外交语法:“中方支持一切有助和平的努力。”看似中立,实则是:既想让俄罗斯得利,又不敢承认俄罗斯的手段; 既想反美,又不能反对美国端出的成果。

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竟然最有利俄罗斯——这正踩中北京最难处理的界线:反美与挺俄之间的矛盾。 (美联社)

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竟然最有利俄罗斯——这正踩中北京最难处理的界线:反美与挺俄之间的矛盾。 (美联社)

第一层尴尬,就此形成。

这是美国主导的和平叙事——北京想反美,却无法反对结果

川普以现任总统之姿提出“28 点”,背后象征十分明确:美国重新夺回欧洲安全与全球和平叙事的主导权。

过去三年,北京重金经营自身形象——打造“和平倡议者”、“全球南方领导者”与“新国际秩序推动者”。

然而,这份美国方案残酷揭露:

和平不是中国提出的;

谈判不是中国主持的;

结果不是中国能左右的;

中国《立场文件》沦为政治边角料。

更讽刺的是: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竟然最有利俄罗斯——这正踩中北京最难处理的界线:反美与挺俄之间的矛盾。

第二层尴尬成立。

方案若成功——中国将沦为战后秩序的旁观者

这份方案一旦成功,未来叙事将可能变成:

美国是“结束战争的大国”;

俄罗斯脱困并固化既得领土;

欧洲重新依赖美国安全;

而中国完全不在谈判桌上,也不被需要。

北京面临三项重大战略损失:

和平叙事被美国夺走,中国方案沦为装饰品;

俄罗斯得利但不须中国,中俄杠杆削弱;

全球南方将重新判断:真正主宰战与和的是华盛顿,而非北京。

然而,北京心底最深的恐惧还不只如此。

一旦乌俄战争结束,美国就会腾出手来全面对付中国,这是在中国外交与军事圈都心知肚明的底层焦虑。

一旦乌俄战争结束,美国就会腾出手来全面对付中国,这是在中国外交与军事圈都心知肚明的底层焦虑。 (美联社)

北京最担心的:

一旦乌俄战争结束,美国就会腾出手来全面对付中国,这是在中国外交与军事圈都心知肚明的底层焦虑。

因为:

乌俄战争暂时消耗大量美国的军事与外交能量;

北京因此在印太享有短暂的战略缓冲期;

美国盟友因分心而无法形成最紧密的反中阵线;

俄罗斯遭制裁后对中国依赖更深,中国因此在全球南方获得额外影响力。

但如果美国突然让战争落幕? 美国会立刻把战略重心从欧洲抽回印太——而首要对象毫无意外就是中国。

这比失去叙事权更具威胁:

美国将重新聚焦台海;

美、日、澳的印太链将更紧密;

中美竞争主战场将完全回到亚洲;

中国失去的不是话语,是时间。

第三层尴尬,才是真正的恐惧。

北京的策略:不反、不挺、暗拖、抢叙事

基于上述,北京极可能采取:

不公开反对——维持中俄关系;

不公开支持——避免川普成为和平缔造者;

暗中拖延——削弱方案正当性;

抢回叙事——批评美国“强迫和平”,推销“中国方案”。

一句话总结:不让俄罗斯输,不让美国赢,更不让美国腾出手来对付中国。

结论:北京最痛的不是“28 点”,而是——战后世界可能再度由美国塑造

北京真正失去的不是外交主导权,而是:

战后秩序的叙事权;

俄罗斯的依赖;

全球南方的信任;

多年和平倡议工程的正当性;

以及最关键的——美国在欧洲解套后,将以更完整的力量压回印太、压回中国身上。

因此,北京的困境是:这是一份不能支持、不能反对,也不能太快成功的和平方案; 更是一场中国无法掌控、却必须吞下的战略与叙事双重败局。

在俄乌战争的现实与语言之间,北京失去的不是座位,而是:世界重心重新转向中国的那一刻。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