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突然出现大量祝福短信,我就知道又该过节了。仔细一看,果然全部都是关于“七夕”的,照例是一些祝福的话。我楞了半晌,因为前不久也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在我印象中这个节似乎已经过过了。只好问我那英明神武、无所不知的老公,他回答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今年是闰七夕呀。”
我瞪大眼睛,问什么叫闰七月。老公说,闰七月简单说就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阴历来计算的话,本年度将出现两个七月,这样一来,七月里不就生出两个七夕了吗?我恍然大悟,接着问,那七夕时都要做什么?老公说,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中国的女孩子们,会做了针线活,在月下摆将出来,以表达他们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所以七夕也是一个祈巧的日子。说到这里,老公理直气壮地翻出他的臭袜子来,阴险地说:“这正好有一个针线活要你做。”
七夕,不过是中国近年来所复兴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部分中国人似乎突然发现自己有如此多的闲心和闲暇。经过了1949年以来对传统民俗的压制之后,中国人对传统生活的美好记忆似乎在全面苏醒。现在,任何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大城市的人,除了春节这样始终延续不曾中断的节日之外,还兴致勃勃地过起了中和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乃至于传统历法中的大小节气,比如说春分、夏至、立秋、冬至等等,也都成了节日。
中国人终于发现了5000年的历史,留下了如此丰盛的节日。
一个观察家很容易由此的出结论:中国人通过复活古老节日的方法,找回了民族的传统。的确,中国人对此十分较真,他们甚至认为韩国人也过端午节,而且居然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简直是侵略了他们的文化产权和知识产权。在中国的民间,甚至有人发起了重振端午习俗,从而确认中国人对端午节独一无二的权利的小小运动。
但中国人不仅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过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愚人节和情人节,而且过得热火朝天。尽管很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圣诞节是谁的生日,复活节是谁复活,这一点不妨碍在圣诞节那天遍地彩灯闪烁,人人喜气洋洋,甚至也不会影响中国人在圣诞节那天吃烤鸭——很多中国人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烤火鸡。
此外,中国人同样很认真地过三·八的妇女节,五·一的劳动节,六·一的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妈妈节和爸爸节。中国人真正欢喜的是,过尽可能多的节日,而对这个节的意义和来历并不过分计较。所以,单看中国人过节,外国人很容易误解——看中国人过西洋节,就认为他们是西化,其实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人也热热闹闹地过佛诞节,庆祝来自印度的释加牟尼的生日,就算不信佛教的中国人也过得很开心。(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俞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