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中国印度为什么总亲热不起来?

www.creaders.net | 2006-11-25 17:46:15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印两国的关系已超出了两国的范围,成为全球化世界的重要一部分”。在与印度总统共同会见中印两国青年代表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样表示。

  

确实,笔者在随团访印期间也深切感觉到,共二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它们如何相处,不仅对两国本身,而且对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在会见青年代表时,两国元首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发展睦邻关系的期望。其间,胡锦涛还回忆起在22年前,自己以共青团中央书记和全国青联主席身份率团访问印度的情景。

政策调整还需要时间

  众所周知,这两个被喜马拉雅山隔开的大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在不同的轨道上奔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忽近忽远。但尽管如此,双方近年来都在向对方表明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和平发展的意愿。因此,即便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两国仍然能够频繁地进行战略互动、合作以及民间交往。

  对于这一点,笔者通过这几天与印方人士的频密接触,获得了第一手更真切的观感。可以明确地说,今天的中印关系已经走出了冷战时期的对抗心态,摒弃了陈旧的思维,摆脱了因历史因素而造成的隔阂,目前已经投入了寻求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大潮。

  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两国的交往毕竟不那么密切,彼此所知并不全面和准确,甚至累积了不少疑虑,再加上还有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毫无顾虑地深化合作,还需要时间,需要重新认识和努力。

  在笔者印象中,印度对华外交政策虽然正逐步向积极方向调整,但与双方所公开表明的战略合作目标相比,目前还有一点不合拍的成分。例如,今年是“中印友好年”,但印度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还是不时地出笼。再如,印度政府部门最近宣布将制订对中国企业有歧视倾向的法律,而一些媒体则在边界问题上似乎是故意曲解中国的立场,如此等等。

  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对双方之间的战略合作存有疑虑。尼赫鲁大学教授萨赫尼对此指出,中国在印度周边地区的活动,总会引发印度在外交政策上作出负面反应。当然,如上文所述,这里面还有美印战略互动的外部因素。

  有学者说,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更像是一种弱者面对强者的反应,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因此,中国方面今后依然有必要更多地让印度看到自己的善意。就像胡锦涛在此次访问期间邀请500名印度青年访问中国一样。类似这样的善意之举,对消除误解和猜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政治层面深入到民间

  笔者感到,这两年来的高层频频互动,特别是胡锦涛此次访印,为未来的合作基本确立了方向,搭起了舞台。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印关系有点像15年前中国与亚细安之间的关系,双方要增信释疑,不仅需要逐步进行,而且更需要足够宽阔的胸怀。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很好,假以时日,中印关系也会进入一个互信、合作的良好状态。

  很多数据都在说明,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很快,但是,目前的很多合作更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社会中下层之间、其他领域之间的互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据中国贸促会会长王锦珍透露,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与各自对外贸易规模很不相称。2005年双边贸易只有187亿美元,中国对印度贸易额仅占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印度对华贸易额也仅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5%。在投资上,到2005年6月止,在印投资的中国公司仅有50家,投资额仅有2633万美元。

  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两国缺乏合作空间。恰恰相反,在能源、电子和家电、机电、制药、矿业、钢铁和化工等领域,两国互补合作的潜力很大。目前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印度的歧视性政策使中国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遇到障碍。无论是销售产品,还是直接投资,它们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这次两国达成的双边投资保护和促进协定等协议,虽然有助于把合作从政府层面推广到企业和民间,但目前依然缺少规划,包括没有确定重点合作领域。例如,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按国际惯例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中印之间还没有这项安排。

  两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又是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完全可以取长补短。印度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首先是软件业的发展,对中国工商界最有借鉴价值。中方不能只看印度外包服务的表象,而应学习其软件产业的培训与知识管理体系。应该要看到,印度软件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中国要学习印度之长

  同样,印度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有高明之处。过去,中国倾向于发展制造业,过分追求规模和标准化。而印度人则聚焦于服务,并以服务作为产业价值链的分割,突出科技含量等。印度公司提供给客户的并非是单纯的生产加工,而是技术型服务。也就是在生产任务之外,做更多的外围工作,包括设计、开发、与供应商的联系,以及为迎合需求模式变化而定制产量。

  再者,印度在国际市场开发上成绩斐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印度在美国等主流市场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人脉网络。具体而言,一方面,进入美国等国际市场管理层的印度人要比中国人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流层面,印度裔能积极为同胞揽项目,唱赞歌。印度在这个层面的优势容易被中国人忽略,而这正是中国在市场推介和包装方面需要改善的地方。

  此外,印度同样较好地发挥了海外侨民的作用。据称,目前海外印度人大约有2000万,这批人能够以各种方式积极为印度崛起出力,其中许多人选择回国发展。印度这些海归人士不仅加强了本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而且还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的知识、技能、管理经验和海外人脉关系,使印度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

  海外的华人华侨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新的全球化环境里,他们还可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目前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印度)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