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中国社会陷入“身份危机”?

www.creaders.net | 2006-11-28 22:02:12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上海,用区区三句话就可以把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轻松定位:住哪儿?房子是租的还是买的?做什么工作?

这是《环球时报》一篇报道揭露出的一种新世相,《新民晚报》在转载时用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标题,曰:中国社会陷入“身份危机”。

答案是:在一些地方确实如此,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

媒体上举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海归”李先生回上海不久就遭遇了“身份”的刺激。他租了徐家汇中心地带的高尚住宅区,办了小区内会所的会员卡,出入都是出租车。然而在他入住一个月后,有一天仍然被保安招到门亭,要求他在会客本上登记。他解释:我住在这里。保安傲慢地问他:你是业主吗?不是。还是乖乖登记吧。

相关媒体介绍说,因为不具备“业主”的身份,保安看似冠冕堂皇的工作程序,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凌辱。

面对这般“凌辱”,一些聪明人自有对策。这便是:“自贴身份”,或者“互抬身份”。比如你打的赴会,便可称出租车司机为“我的司机”;又比如,甲可称乙为“我的助理”,乙则也如法炮制,称甲为“我的助理”……

这实在可以载入新的“三言两拍”──如果有人去写这么一部书的话;同样,也实在真的叫人心酸。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正面去看,这是人们注重“自我形象”,处处注重“成功”的一个标志,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激励、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奋发向上的动力,会对社会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客观去看,它的弊端、负面效应更大。其一,放大了人的虚荣心,刺激了人的说假话说谎话的“潜能”,会在相当程度上破坏社会诚信。其二,一旦这样的负面影响放大,还会导致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趋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犯规、犯法乃至犯罪,对青少年尤其如此。其三,在社会观念上,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彻底颠覆“人人平等”,戕害人格、人性和人的尊严,当然,也会从根本上破坏和谐社会的建立。

自然不只是上海。现在,这似乎已成风气:人是要讲“格”的,人是要论“身份”的。君不见,这里那里,商品世界里,社会交际中,媒体上,甚至在一些名人、官员的口中,嫌贫爱富的不是比比皆是吗?在一些人那里,“高尚”成了富人的代名词,“贵宾”成了财富的象征,就连“时尚”,也毫不客气地烙上孔方兄的徽记。而在他们那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居于最基层的平民百姓,则一起沦落为“身份”低贱者!或公开被冷落、冷遇,或被鄙视、嘲弄。比如上述的例子;比如一些“高档场所”毫不掩饰的嫌贫爱富的招贴;比如一些出版物上竟堂而皇之地将富与贵直接划上等号;比如有的文艺节目十分夸张地拿穷人和“小人物”开涮……流风所及,有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在博客上竟咬牙切齿地宣称自己“鄙视穷人”!

穷人怎么了?穷人的身份难道就这么令人不齿?

不错,社会在前进,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享受物质财富,在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享受物质文明。不错,文明社会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同样不错,经过诚实劳动而致富,是高尚的、高贵的,值得人们尊敬的。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富人有权嘲弄、鄙视乃至仇视诚实的穷人。在这个世界上,致富有各式各样的途径,贫穷也有各式各样的理由。文明世界从不号召人们去“创造”贫穷或甘于贫穷,不会怜悯懒汉、游手好闲者、好吃懒做者。但是,对因生活无着或天灾人祸而致的贫穷,文明社会从来怀着深刻的同情和深刻的怜悯,还有深刻的关心。如果说富贵,这才是真正的富贵之心!比尔·盖茨先生、霍英东先生等之所以既富且贵,与他们热衷于慈善事业,常怀一颗悲悯之心是密不可分的!比尔·盖茨先生、霍英东先生们何曾有过一丝一毫的“身份优越感”?!浅薄是浅薄者的通行证。说穿了,这股“身份危机”的始作俑者,起码是浅薄得令人可怜。

如何直面“身份危机”?当务之急,首先要重塑社会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绝非耸人听闻。还是要讲“只有工作分工不同,没有身份贵贱之别”!我们要在尊重发家致富的同时更加尊重诚实劳动;我们要在尊重“贵宾”“富豪”的同时一样尊重穷人的人格尊严;我们要始终提倡并弘扬文明社会的“平等”观念;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财富即成功这类庸俗社会学,而应倡扬成功之路无数条这一朴素的真理;我们要像尊重值得尊重的富人名人一样尊重值得尊重的工人、农民等平民百姓,像过去宣传时传祥一样宣传对社会卓有贡献、具献身精神的小人物和凡人;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的各种客观情势,正确处理比如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出身差别给人的贫富带来的“胎记”;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怀揣一个平常心,干一份平常的工作,持一份理所当然的人格尊严;我们的官员和媒体一定要做好表率,切勿有任何嫌贫爱富的暗示,倾情致力于社会平等人格平等的社会的倡扬与建设。

“身份危机”?!什么样的危机?我以为,有这种“危机”的人心理上是有危机的,应当尽快端正心态;我以为,如若“身份危机”成了社会现象,成了社会心理,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让我们直面这样的危机,让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消解这样的危机。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