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谢选骏来稿:《王者之言》(124)

www.creaders.net | 2007-01-29 16:34:53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五色海第三卷
西方白色──秋天的书
秦人楚魂──历史之天
(1986-1987年)
 
第二章二十世纪的遗产
 
二、矛盾的主观性
 
060
 
前几天偶然翻阅杂志,看到上面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世纪的思潮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一面性(单义性)走向多面性(多义性),从实在走向模糊,从因果性(决定论)走向偶然性(概率论),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个体性走向系统性,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空间性走向时间性。在向二十一世纪过渡时,上述各种科学思潮将会更加深化,并可能产生新学科的雏形。”
 
无独有偶。据说“在通过经验来验证科学的推论中,现在人的智能所能了解的极小一部分字宙当中,物质在其最微小的领域内,就具有互不相容的特性”。如此一来,则“人类思维中存在不可理解的矛盾”就是正常的了。这说明在某些方面,人的理解力已经达到极限,所谓“终极存在的本质”,已经超出人的智能领域。所以在无神论者看来,“佛教和亚伯拉罕宗教对终极的存在,
看法各不相容,这不一定说明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这只是反映出双方的见解都是人的想法,所以难免有局限和不全面。”
 
应该说,尽管二者略有区别,但确实道出了一个共同倾向,即当此第十九个世纪末,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一场“精神地震”,以前人们惯于认定大地是固定的,结果后来却发现“原来大陆正在飘移”,这一惊讶非同小可。于是那一大堆“走向未来”的疯狂举动就再也抑制不住了,因为连脚下的大地都在飘移,人生还有什么可靠可信的呢?尤其像是对“终极存在”如此抽象的对象,从古以来的传统多少只能给以独断的解答,而礼崩乐坏的时代就难以为继,人们开始怀疑,何以如许之多的独断解答,竟相提出,却无法融合。
 
061
 
“终极存在”所具有的“互不相容的特性”,其来源如何?准确地说,是通过人的思考得到的。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思维中存在着互不相容的趋向?并构成了“矛盾的外射”。人的理解力在某些方面己经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实际上人们以前没有解决而遗留下来的难题,今后也没有多大希望解决,除非人在生物学层面上得到改变。那时,人们可能不再需要“信仰超验之事”(作为“客观唯心论者”),而是直接经历超验之事,因为他的生物基础得到改变,可以感知以前无法感知的超验对象,他不必再面对亿万迟钝麻木的“同类”被迫发誓说自己认知的终极存在仅仅是自己的主观投射。那时,随着人在生物学上的革命性变化,人甚至可以把“认知终极存在的本质”这一精神任务所要依靠的工具或途径,都预先选定。
 
062
 
理解者(“主体”)所形成的投影(“终极存在”)所需要的那种本能或感情(“理解力”),才是那创造了终极存在的大本质(“现象界”的对应)?“揭示终极存在的本质”,是一项灵性任务还是一项智性任务?终极存在曾被认为具有伦理功能和伦理内涵,如果终极存在的本质仅是智性活动的对象,那么当我们没有理解到它的全部内容而仅仅理解其很小一部分的时候,怎能断定终极存在的本质是在那里完整地存在呢?如果予以独断地推定,则又显然超出了智性活动的范围,而成为一项先入为主的“意志活动”了。这好像仅仅凭借智性活动,人们并不能揭示终极存在的本质。而一味抓住某个概念不放,非要为预定的先入为主的“本质”找出一个固定的形式,就会落到柏拉图所说的“影子”里面去,还把影子误作了本体。
 
为了避免这样的陷阱,需要明确承认“终极存在的本质是伦理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是感情的皈依而非理性的探索”,因此探索工具也就不再仅仅是人的高级智性,而是生命底层的本能或叫做“人的感情”。
 
问题在于,这种公然的坦诚,会在现今科学精神特别昌盛的时代会引起一种后果:非信仰、非权威。于是,“人们对谎言具有本能的需要”就表现出来了。只有当宣传家们把“主观的投影”说成是“客观的实在”时,人们才会轻信他的假说,而群众对于自己承认自己是假说的假说,容易立即判为“不真实”,因为本能上失望了,智性上也就没有感到乐趣。相反,如果谁敢于把大众公认是“客观存在”的那种“主观投影”直接说成“本来就是主观投影”,那就无异于在那些愚蠢的公众心目中“抹煞了那个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因为公众的爱好总是喜欢把 “主观的东西”和“虚假的东西”等同起来,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宇宙存在”中恰恰有整整一半是“虚幻的”精神世界;即超出人的感官现实的世界。
 
这样,人类的智力面临着无穷宇宙的永恒诱惑,既不能摆脱这种诱惑,又无力满足这种诱惑,人因而成为永恒的饥渴者,就像希腊神话中受到惩罚的青蛙那样。但人类的感情和意志不是这样,它需要在茫茫宇宙中确立一个立足点,这就是中国古代术语中所说的“建中建极”,这其实是一种创造行为而不是揭示行为。从经验上说,谁能确定宇宙的归宿、终极的存在呢?超越性的哲学因而只能是 “以无为本”的虽然从道德的意志上说,人有能力为自己创造归宿感。
 
那么,宗教的尤其是“非赢利的”宗教的最终任务是否上述意义的 “建中建极”呢?建中建极的行为,广义上是文明的高级形式,它力图把“精神的归宿”转换为“社会生活的指归”,它对公共利益有宏观的襟怀,而对集团与个人的利益,则有所抑制,这种行为堪称社会规模上而非个人灵魂领域的宗教。
 
063
 
依据人性的不同和环境的歧异,归宿之间必有天壤之别,要统一它们是不自然的,且必交付人为的斗争,这些斗争体现了背离灵魂归宿和社会指归之初衷的特性,高级的气质被斗争的残酷性给扼杀了,凶手不是具体可见的势力,而是在现实世界中起支配作用的“食色规律”,结果是人被物欲所宰制。
 
理想的悲剧起源于此:他“走得太远了”,想把精神的法则运用于现实世界的结果,徒然增添诸多的混乱。
 
064
 
社会世界的运动,能从精神活动里汲取某些启示,有趣的是,如从侧面甚至从反面汲取启示,其效果反要比从正面结论来的显著得多。这显示两个世界的“规律”大不一样。而沟通两个世界则需要一种极大的艺术才能,这种才能,足以从内外之向和彼此之际悟解宇宙存在,并印合它。把这艺术的天赋能力付诸实施,也许需要科学的眼光和技术的手段,但要想取得出人意外的成功,指导科学技术运作的,还是艺术式的创造能力。这一区分往往被现代意识给忽略了,人们只顾重视井井有条的推论,而忘记去观看那别开生面的错乱。但实际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却一再提示我们:精神与现实,与艺术之间具有错落乱的关系,所谓“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才是“生生之源”。
 
Xie,Xuanjun:the Kingly Way(124)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