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口水城市,它们的爱恨情仇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
两大城市在各方面都要争个谁是老大。在上海人面前不能提北京是首善之区,在北京人面前也别提上海的经济如何发达。京沪之争,在中国的城市论战中格外显眼。
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性格或者话语系统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北京人碰到上海人,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北京人看谁都是老百姓,上海人看谁都是乡下人。这句话虽然是玩笑,反映的却是两个城市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和历史心理沉淀。
北京和上海各自傲视对方却又无法从根本上击败对方,只留下城市口水一滩滩。
说京沪口水战永无停战之日,实在是因为北京人和上海人在所有性格层面上的完全对立和不妥协。
北京人和上海人,究竟是怎样的两种人呢?
如果说北京人来自金星的话,那么上海人就来自火星。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一场天地大冲撞中,他们宿命般地遭遇了。
于是就像政治遇到了经济,男人遇到了女人。
就像火遇到了冰。
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口水城市,它们的爱恨情仇几乎延续了一个世纪。
北京城很大,大得让人找不着“北”,但上海人却觉得“北京体量大而无当,不人性化,沙尘暴,气候失常,老建筑消失殆尽,商业不发达,生活不方便,服务差,吃得粗糙,生活太贵,闲情逸致太少……北京哪比得上阿拉上海啊?!”言下之意,是这北京老大当得也太寒酸了。
北京怎么了?为什么让上海如此看不起?
北京其实有隐痛。作为首都,北京在世界上应该是中国的代表,是中国的中心,理应是老大,可由于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均被上海远远抛在后面,经济中心的地位被上海得了去,没有绝对领先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北京这个首都有点心虚。
上海其实有委屈。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工业龙头城市,实力雄厚,中国八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靠上海提供,可以说领导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但是北京仍然是唯一的首都,是经济决策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所有经济政策都要由北京发出才能执行,所有金融业务最终处理权都在北京的中央银行,上海只能执行北京发出的命令。中国毕竟还不是双都制——即政治首都和经济首都职能分开,所有事务仍由北京总理,所以上海也不敢说自己是老大。
两大城市之间展开各方面的竞争,两地民众的口水战也屡见不鲜,在上海人面前不能提北京是首善之区,在北京人面前也别提上海的经济如何发达。京沪之争,在中国的城市论战中格外显眼。
两大城市在各方面都要争个谁是老大,首先“谁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就有争论。上海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那么它究竟大在哪里呢?论人口数量,上海当然是老大,可是论面积就不一定了。上海的浦东大开发使上海市区面积空前扩大,而北京的市区面积扩张速度同样惊人,近十年间扩大了100多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扩到了北五环和东五环附近,市区建成区在52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的市区建成区也超过500平方公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的市区面积终极目标定在660平方公里,而北京的规划市区面积达到1040平方公里,是中国唯一规划市区面积过千的城市。随着北京五环路的建成,由五环路串起来的十个边缘集团发展速度加快,纷纷向外扩张,上海也毫不落后,迎头赶上。两城均以“最大”自居,互不承认。
其实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之间的意气之争,更多的可能还是一场关乎一个城市经济地位的比拼。即谁是中国的经济之都?尽管在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 上上海暂时领先,但一般而言,成为经济之都的城市至少要具备四大要素:其一,金融业发达;其二,民营经济发达;其三,市场化程度要高;其四,国际化程度要高。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可以说是无可辩驳的,在这一点上连上海也有所不及。北京的中关村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目前IT产业交易额差不多占到全国的1/5,上海只能望其项背。但是上海的商业环境实在非北京所能及。从1999年开始至今,国内外企业展开了一场将总部迁往上海的大迁徙运动,在一次全国企业家的调查中,几乎所有企业家都表示,如果要“迁都”,上海将是他们的首选之地。在大上海的光芒照耀下,所有城市都要 “花容失色”吗?
地位独特的北京是从来不服人的,中央各大部委云集北京,使这座城市的空气中也漂浮着皇城的气息。早在计划经济年代,北京就是全国的领跑机,如今面临着来自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巨大冲击,北京需要找回往日的自信,其雄心和对未来的抱负在中央商务区就显露了出来。全球顶尖级的摩托罗拉、惠普、诺基亚、通用汽车等公司都把总部安在了北京的中央商务区。还没等“中央商务区”的概念真正炒热,装饰着金属色玻璃外墙的国贸中心二期工程就已告竣,并由此号称除了纽约世贸中心以外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中心。无论如何,北京仍是中国目前的跨国企业之都。和上海相比,北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这一因素使它天然地成为中外企业云集之地。换句话说,北京更像一座皇家之城,雍容大度而又气势夺人;上海则更像一座商业之城,精明有余而气势略显不足。
大北京和大上海之争遍及各方各面,来自不同部门的各项排名也助长了京沪之争的势头。中国社科院曾经在2001年根据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等方面综合指标比较发现,上海在各项指标中依旧略胜一筹。但在2002年1月社科院再度对大陆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北京则勇夺冠军宝座,上海落居第二。而在国际排名上,根据中国社科院调查,在全球83个大城市的综合指标排名中,北京排26位、上海排27位,其实无分轩轾。在一项国外进行的国际大都市排序中,北京、上海则分别位于第50和51名。而一项由联合国进行的城市经济总量、人均GDP等指标调查,排出大陆最具发展前途的 25个城市,上海、北京则分居一、二名。由民间机构进行的调查来看,中国大陆前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排行榜,由上海夺得榜首,深圳、广州分居二、三位,北京竞落在第四名。而同一时期由上海社科院对大陆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中,上海又是第一,北京则落在深圳之后,排名第三。
上海社科院说,其实两个城市各有优劣,实力不相上下;若从经济指标来看,上海是领先的;但从社会指标来看,北京则领先于上海。但是这两个城市还是什么都要比。国家领导人出身自上海,北京就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新人才;北京申奥成功,上海只庆祝“中国胜利”,还要申办世界博览会一较高下;上海发展半导体产业,北京就成立微电子产业基地;上海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北京就提出“S(Shang-hai)┼1”的更优惠政策……似乎非得比出个高下不可。
特别是会展之争,更是争得你死我活。北京、上海均以中国的会展龙头自居,北京是不服老的大哥大,展览馆总面积、展会规模和档次均全国领先,在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会资格的近250家展览公司中一大半都在北京,中国的获得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六个展会中五个在北京,上海仅有一个;上海是国际化的会展新贵,国际性或全国性会展在上海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APEC刚结束,工博会又闪亮登场,两个车展闹得沸沸扬扬,此起彼伏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使上海日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开始显现出国际会展中心的魅力和风采。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崛起,已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无疑会大大推动上海会展业的发展。
所以大北京还是大上海?真是一个谁也无法给出肯定答案的问题。
对京沪而言,21世纪最贵的争夺战是人才争夺战。目前北京和上海的人才之争日趋白热化,两地的先天条件都具备强大的吸引人才能力,是中国的两座人才金矿。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北京仍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老大,北京凭着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和首都的强大优势,吸引着国内外人才纷纷涌入,拥有的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是全世界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而上海也不甘落后,率先提出了“人才高地”的概念,力争把上海建成泛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上海的人才总量目前已达到140万。这一数字虽然仍无法与北京抗衡,但已是很惊人了。
两地在吸引人才方面各出绝招,总的来说,上海在政策、待遇方面更为吸引人才,上海提出了“人才柔性流动”的概念,在户籍限制等各方面给予人才极大的方便;而北京则“稳坐钓鱼台”,有了首都的巨大先天优势,北京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尽管在户籍上仍有严格限制,在待遇方面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善,人才还是蜂拥而入,成为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但是据调查显示,上海的吸引人才能力已经超过北京,更多的毕业生把就业目的地选在上海,所以虽然现在北京仍有绝对的人才优势,未来是否会被上海超越还难以预料。
京沪芯战也是软实力之争的重要体现。北京的芯片产业起步很早,而上海则是迅速崛起,吸引了包括中芯国际、宏力、台积电和联电在内的重要芯片企业之后,上海芯片产业的聚群效应正在形成。而与此同时,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却在拉大,北京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科研力量,北大、清华、国家级的科研院所是北京的重要筹码,但是强大的研发力量却没能转化成产能,造成研发与制造的脱节;上海的客观环境相对要比北京好,在吸取了北京的教训之后,上海后来居上。北京不甘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力争与上海夺这把交椅。上海准备打造中国芯片生产基地。总投资16.3亿美元的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和总投资为14.76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SMIC准备把全部家当都抵押到集成电路制造,集合两家公司31.06亿美元资产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打造一艘微电子航母;但是仅仅一个月后,北京也宣布首先以15亿美元启动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未来十年准备投资近200亿美元建成20条拥有国际主流技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形成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研发、设计中心,瞄准了中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头把交椅。可以说,北京与上海对芯片产业均是一掷千金,力争拔得头筹。
政治决定经济,嘴皮决定城市。北京对上海的城市优越感首先来自于“首都”所带来的“中心感”。所以讲经济就俗了,就形而下了,“讲政治”才是重要的。
其实,热心于说政治,在北京文化中是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话剧《茶馆》中常四爷就因议论时政而入狱,王掌柜也不断地提醒茶客“莫谈国事”。数百年的政治中心,目睹着潮来潮去、城头变幻,北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的风吹草动息息相关。关心政治就是关心自己,北京人将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政治之上。
比如北京人形容愁眉苦脸为“一脸旧社会”,这种把具有中国特色、带有革命气息或比较严肃的词语用于普通小事,是只有北京人才有的“创举”。与政治化倾向相关的还有就是北京人代代相袭的官本位、重门第、重背景、重名分、讲体面的传统。北京话的“分”指名分或社会地位,北京的流行词语中有不少表现与“分”有关的词语,如“长分儿/拔分儿(提高威信、地位)、拔个头分儿、放分儿(显示威风、气派)、扎势/摆谱儿(装扮得有派头)、派(派头、气派)、有派、没派、跌分儿/丢分儿(丢面子、失尊严)、拔不上分儿、掉价儿(降低身份、有失体面)、栽(丢面子、栽跟头)”。而上海人那种不够朋友、小气、过分计较个人私利的行为则为北京人所不齿。
相比之下,上海人的价值取向则与此不同。根深蒂固的商业文化使上海人以精明见长,善于谋算。上海人“门槛精、拎得清”,上海话中商业用语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如“耳朵打八折了(挖苦人听力不好)、敲定(有了恋爱对象)、户头(女朋友) ”。在上海人的心目中,讲究功利、注重实用的价值准则占有相当的分量。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性格或者话语系统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北京人碰到上海人,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由于热心于说政治,北京人天生爱聚会,每天晚上都是各种不同的饭局。这是饭局政治。一个饭桌子上要是有那么几个能说的,这饭就永远吃不完了。饭好吃,朋友投机,说来劲了,腿一跷,大呼小叫,口若悬河,没有把门儿的。笑话走到哪儿都受欢迎,直言的说人闲话也不犯忌讳——尤其对谁看着都不顺眼的人。上海人有这份超然和机灵劲儿吗?
而且与上海相比,北京的老外更多,大部分老外说中文,这在上海很少见。北京人说话喜欢以自己为主题,不喜欢凑合外国人,北京人特别鄙视上海人普通话里夹两个半生不熟的洋文。北京人一张嘴说话,又快又声高,都有单口相声才能,很能体现首都人的城市自豪感。
于是上海人开始酸溜溜,说这是北京人特有的“皇城根儿”意识,是北京人在“意淫”。但是不管怎么样,北京人时时有作为天子脚下臣民的自豪与骄傲。北京人不会满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大门过好自己小日子的生活。他们认为,作为“首都人”,关心政治是天经地义,即便政治的一举一动往往不一定直接影响自己的命运。这让上海人觉得很“拎不清”,觉得北京人空谈误国,不,应该是空谈误己。
几年前曾经有上海人预言:北京人在长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培养出的自尊正面临危机,因为市场经济是以利益驱动为原则的,面对着阿拉上海市民越来越饱满的腰包,北京人的自尊将被击得粉碎。
但是,今天的北京人相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中国青年》杂志刊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北京青年,留美归国后担任美国某大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这个职位在别人的眼里也许风光无限,但他经常处于一种心灵的煎熬之中,因为每做成一笔生意,就意味着他替美国人在中国赚了一笔钱,尤其目睹了部分有权势者在对外合作中的中饱私囊,他更是痛苦异常。为了解脱自己,他最终辞去该职,再度赴美工作。三年前一个小老板给该杂志写信,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经商过程中道德在沉沦。由此在该杂志上引发了一场讨论。但上海人却对此事嗤之以鼻,他们说:有什么好讨论的?该干吗干吗就是了!
上海人最看不惯的就是北京人过度的文化优越感,事实上北京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天朝心态一直未曾泯灭。优越感的突出表现是北京人特有的“不服输”劲头。很多人也许还记得,前两年的甲A联赛上北京国安与辽宁抚顺大战堪称惨烈,许多上海人不理解北京队何以如此拼命。本来实力占下风,如果输球绝非意外。乖巧一点的队也许会送个顺水人情给辽宁队,同时还乘机向老冤家山东队暗施冷箭。但北京队偏不,他们的口号是永远争第一,他们永远不服输,他们要捍卫北京人的尊严。
所以上海人就看不懂啦。上海人精明,懂得“脑筋急转弯”。在这个城市里,电视台制作的那些智力竞赛类型的节目,诸如“脑筋急转弯”、“智力大冲浪”之类,总是吸引着相当多的观众。上海人交往最忌“拎不清”(即傻乎乎不辨风色)。上海人的精明主要表现在他做事的方面:轰轰烈烈承办了那么个规模空前、场面壮观的八运会,居然可以做到政府不怎么出钱,最后算起来还略有盈余。头一回做《财富》论坛的东道主,就能做得像模像样,皆大欢喜。更不用说那些仅仅用了几年时间营造,就能引得每一位来访的国宾击节赞叹的新兴建筑群和繁华街道。给一点空间,给一些政策,给一个创意,就能还给你一份出乎预料的惊喜。这就是上海人的精明,这就是上海人得以鄙视北京人的地方。并且,上海人的这种精明,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层面的算计和揣摩,上海人几乎不同情失败的英雄,他们只认可成功的强者。沪语中总是会有一些当令的语汇来贬损那些在此方面显得有所欠缺的人。比如时下最常用的是由乡巴佬一词演化而来的“巴子”。这“巴子”并不是用来指称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人或广义的外地人的。因为就算你是个货真价实的城里人,甚至是本地一个腰缠万贯的大款富婆,只要行事言谈做派之间偏离了一定的品位,而显得在心智上不符合这个大都市的应有层次,都可称之为“巴”。
不懂得“脑筋急转弯”的北京人,是不是上海人眼里的“巴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