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又是“硬伤” 易中天之名成了弹簧床

www.creaders.net | 2007-04-23 21:36:4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央视《百家讲坛》学术明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再次面临“硬伤”之痛。日前,一篇署名为“江西某高校教授田聿”的《“硬伤”遍体的易中天先生,该“下课”了——揭示讲座中的知识性错误》文章,自称挑出了易中天讲《韩信》中的47处“硬伤”,短短两天内便在网络上掀起了“倒易”之声,而田教授更是“一夜名成天下知”。

  

早在易中天挟数十年之功现身《百家讲坛》“品三国”之时,学术界就已响起了“倒易”的号角,当时的号手是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葛红兵。葛红兵当时在他的《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的文章中认为“大众化不是娱乐化、通俗不可庸俗、普及不能粗鄙”,为大众文化建立了“雅”与“俗”的藩篱,却不提民众“信史”之需,也没有涉及易中天的“硬伤”。正因如此,易中天很快作出反击,“若非硬伤我不接招”。

  果不其然,网络上很快热起了揪易中天“硬伤”的文章,一时间,指责易中天“治学不严”的声音喧嚣尘上。确实,作为以历史学者自命的易中天出现“史实硬伤”确实不该。但诚如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谓——作史有三难:曰才,曰学,曰识,可见,对于史学家而言,最难的不是“才学”,而是“史识”。因此,以“硬伤”之名要求易中天“下课”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田聿教授从治史的角度考证易中天的“硬伤”,还大众以史实,不失为一个学者所为。但田聿教授此举的最终目的,却让人感到有些疑惑,甚至于不齿。据《扬子晚报》21日报道称,在田聿教授于网易所开的设的博客中,只有上述一篇文章,而在该博文之后,短短两天,就有1.2万多的点击率,还有三百余条跟帖,“拥易”和“倒易”两派打得不可开交。

  很显然,田聿教授叫得越凶,其受关注的程度也就越高——天知道易中天何时会下课?这种借他人之势扬己之名的做法在学术界屡见不鲜。只是,对易中天这位“大众化”的学术明星“下手”,其学术品位以及学术精神可见一斑。

  自古文人相轻、艺人相贱,但很少会往“死里打”的。田聿教授对易中天的攻击让笔者想起了国学大师刘文典(此君曾豪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对沈从文的态度:

  抗战时期,在昆明时,某日空袭警报响起,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争先恐后往出跑,沈从文恰巧与刘文典擦肩而过。于是,刘文典对同行的学生说:“陈寅恪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你们跑是为了未来,沈从文替谁跑啊?”

  刘文典鄙视沈从文是因为他看不起文学,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因此不惜以“死”咒骂。如今,田聿教授为易中天“挑错”,却是因为他太看重易中天之名,才会以“下课”相逼。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3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主食吃多少关乎你的寿命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