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从英国殖民地到回归中国,在今年七月一日就满十周年,时间不可谓不快,特别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真是有如一眨眼。最近中英传媒纷纷在探讨回归已经十年的香港,究竟有些什么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以长达二十五页的篇幅作总结,此系列文章总题为《回归未令香港死亡》。望题生义,可以了解欧美传媒对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的评价,基本上是褒多于贬。
因为香港租约于一九九七年到期,中英政府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就进行有关香港如何交还中国的谈判。足足准备了十五年,才将香港归还中国以后的“一国两制”建制确定。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零时,解放军开入香港领土,英军撤退,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一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整个移交过程和平、稳定,但是当时许多香港人,或者是美英人士,心中一定有着深重的疑惑,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香港会是什么样。
回归经过了十年,除了极少数人士,基本上大多数的海内外华洋人等,都肯定这十年香港的进步。香港经济上没有倒退,反见繁荣,股市跃入两万点,或可作为证据之一。政治上,基本上是中国政府遵守了承诺:港人治港;虽在政制上时有些争议,但都遵行《基本法》的规定解决。在港人认同中国的问题上,也较回归前有着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青少年方面。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林瑞芳博士及其研究小组,近日进行了全港首个跨越九七回归的大型研究,调查香港青少年在回归前后对中国人、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对香港人和大陆人的观感。结果发现,青少年对其社会身份的认同倾向,认同自己属于“中国人,其次才是香港人”双重身份的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一。这个增幅不可谓不大,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北京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政策的社会效果。
拿台湾在二战结束当年“回到祖国怀抱”与香港回归的时代背景相比,前者可谓生不逢时。不要说没有像后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回归,有长达十五年的谈判准备期,就连派军进驻台湾这块新回归的国家领土,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派不出象样的部队,反而是军纪荡然、散兵游勇般的队伍,这在争取台湾民心上注定成为一大败笔。加上后来一些接收官员的胡作非为,种下台湾人对中国的仇恨与蔑视因子,李登辉一辈台湾人的反中国心理即根源于此。这一笔账到底应由谁来负责?说是时代的悲剧,以及中国长久积弱不振,跟不上世界文明潮流有以致之,或许比较能符合历史的客观论述。
与香港回归同时期的这个十年中,台湾政情也有着重大的变化。因连战与宋楚瑜分裂,而在二○○○年输掉大选,执政的国民党变成了在野党。民进党执政后,即积极地、有步骤地清算国民党过去“政绩”。特别是将国民党政府从二次大战战败国日本收回台湾后,一些低层官员执政差误引爆的二二八事件,被一再拿出来炒作。其目的在分化本已不存在问题的所谓省籍情结,以利民进党,或台独极端分子获取选票,好让民进党继续执政。现距○八大选已近,这种现象更加严竣。
目前台湾问题仍是中美高度关注的的核心要务之一。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政府官员中也不排除有少数一帮急性子的人,巴不得马上、立刻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北京对台湾政策的大方向,目前似乎主要仍在争取和平统一,除非台独踩到最底线,大概都不致轻率动武。在海外,我们看到中国在香港回归上十年有成,也希望台海两岸官员拿出更多智慧,避免兵戎相见,力争圆满地实现台海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