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下,中国的许多年轻人都沉溺于玩网络游戏,但由于国产网游尚不发达,日本版的网游便趁虚而入。但让家长们感到担忧的是,日本版的网游如《三国志》、《西游记》、《红楼梦》等都遭到了改编。《三国志》整个游戏充满了暴力色彩,更甚者,蜀国“五虎将”之一的赵云更被添加了许多日本武士道的色彩,还有不少“战败即剖腹”的情节。这种现象,也让中国文化管理部门和游戏产业者感到紧张,意识到网游中必须注入民族文化。
其实,不管是对武士道文化的研究还是对抗,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樱花与刀”确实具有某种魔力。所谓研究,挖掘的是日本崛起的文化原因——这一点,国内许多学者数十年来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他们对于“武士道”在网游中的泛滥却很难找到对抗的手段。
这其中固然有科技的因素,但更深层的缘由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缺失。必须承认,对于年轻人(尤其是男性)而言,暴力文化是极具魅力的。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教育的影响,暴力文化在中国被遏制,年轻人转而从游戏或影视作品中获取其中的快感。这种“供求”的矛盾,也为日本暴力文化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应该说,中国人对日本武士道精神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种源于儒家和佛教思想的精神经过漫长的发展却演变成了军国主义,并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基础,并对中国这位“老师”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但,日本人却并不以为错反以为荣。在他们看来,武士道极尽忠诚、为了目标和荣誉宁可失去生命,这种精神最终使日本从一个小小的岛国而变为世界经济强国。不仅如此,他们认为中国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而显得过于软弱了。
确实,中国人似乎把自己的尚武文化给忘了。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武侠一直是中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现象,并深深影响着一水之隔的日本。中国尚武之风上可达帝王,下可至百姓,并且受到文人骚客的赞誉,譬如《庄子》记:“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等等。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尚武兼重德。所谓武侠者,即要做到武、德、义兼备,这种精神显然不同于残忍嗜杀、野蛮愚忠的武士道。中国的尚武文化,既维护了强健的民族形象,又不失大国风范。一部《精武门》曾让多少中国人为之热血沸腾——也许,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精神。
103年前,梁启超因感于日本人耻笑“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而奋笔疾书,写下《中国之武士道》,回顾中国武士道精神归于瓦解湮灭的历程和原因,并指出这一精神的消失对中国民族性的戕害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重要原因。
如今,网络上也有不少忧国忧民的网友高声疾呼中国应找回失去的尚武精神,以此振兴民族。以暴制暴固然不可取,但如若失去自己民族的东西,就很容易被文化入侵,这应该是显而易见并且正在发生。(谭庆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2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3 | 习再遭重击 再有心腹落马 蔡奇副手被贬 |
4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5 | 偷来的?C919又传丑闻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2 | 空前绝后:24岁的中共总书记及 | 赵大夫话室 |
3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4 | 中美空军相差多远?看运-20和C | 弓长贝占郎 |
5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6 | 共产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兰革 | 陈家梁子 |
7 | 习大大唱独角戏,听床师们情何 | 蛇形刁手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赵晓:燕京大学校训的真正含义 | 万维网友来 |
10 | 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 | 倩影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
10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