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昨日大幅调升汽油、柴油价格,国际油价一度下挫逾3%,内地股市则因石化股受惠而反弹约3%。这是一次事先张扬的加价,加价的经济理由早有市场人士作过各种论述,国家发改委本月15日也在官方网站上表明将「择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问题只在于,为甚麽昨日成了加价的「适当时机」?
二是救市论。A股自去年10月高位至本周低位已回落56%,股民怨声载道。调升油价,等于托起中石油、中石化两大蓝筹,是曲线救市。
三是通胀论。内地5月CPI(消费价格指数)回落至7.7%,政府才敢冒险调升油价、电价,但同时禁止公共巴士、的士加价,尽量减少对普罗大众的影响。
不过,决定加价时机的,显然并不是这些经济因素,而是另有政治原因。从中国内政来看,盛夏来临,各地陆续进入用电高。去年夏天,中央否决油企加价申请后大闹油荒,今年初否决煤、电加价,国家电网又告急,全国电煤库存一度减少至仅够维持七日之用。由于奥运在即,中央绝不希望再被逼宫而闹油荒、电荒,以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上周五(13日)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负责人会议,强调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複杂因素、政府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因此要对奥运前的各项工作精心部署,当然也包括调升油价、电价及连带的财政措施。至15日,国家发改委藉内地「节能宣传周」首日,释出「择机」加价的消息,市场消息人士本周初已热炒中石化、中石油。
国家发改委选择在19日晚宣佈调升油价、电价及配套措施,更紧扣中国三件外交大事的时程:其一,中日两国本月18日公佈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的协议;其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19日结束,双方签署《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其三,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明日(22日)将出席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会议。
三件大事都与能源问题息息相关,特别是今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焦点从以往的率转到能源问题,美方首次质疑中国的能源价格管制推高了国际油价,敦促中方放开管制。其实,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会前已公开向中方施压,加上近期印尼、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调升油价,中国如果坚持限价,不免与国际潮流太过格格不入。
可以说,中国勇闯油价、电价关,是掐准了时机,既要适时回应美国的施压,这份礼物不亚于到美国採购130亿美元商品,更要展示中国在国际能源危机中愿意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令当选国家副主席后首次出访的习近平,能够在国际场合理直气壮地发言,为他铺出一条走向国际社会的坦途。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一尊这次彻底栽了 |
4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5 | 中美突传重磅!紧张局势加剧 北京对川普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