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8日北京奥运即将开幕之际,中美关係又再出现一系列新的动态。奥运这一全球体育盛会,北京举办奥运这一中华民族世纪盛典,理所当然地成为中美两国外交竞逐的宏阔舞台,更成为观察当前乃至今后中美关係的理想标本。
京奥算盘颇为理智
儘管受到西藏3.14风波的干扰,但以布什为首的白宫当局,始终未曾屈从於来自国会、媒体及利益集团的压力,坚定表态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与法国总统萨科齐等骑墙、观望甚至反覆的曖昧态度相比,显得十分抢眼。按照中国传统思维,这算是给了中国人面子。同时,布什又赶在飞赴北京前夕公开接见「疆独」分子热比婭等反华人士,其用意显然为紓缓国内压力,同时也鲜明地向中国表明其所谓的「价值观」立场。
其实,提前进入看守期且早已跛足的布什当局,之所以自始至终反对抵制京奥,并非刻意特立独行,更非出於给中国面子,而是源於其两任近8年的中美交往经验,自认为已深諳对华交往之道:抵制京奥不仅是不给中国政府面子,更会激怒中国民眾;自己除了获得来自少量鹰派和反华势力的掌声外,得不到任何好处,却落个徒损两国关係,降低自己外交得分的下场,白白送给民主党和下任总统攻击口实甚至得分机会。
说到底,布什及其团队深知,因「藏独」事件而陡然激增的反华舆论压力,终归不过是偶然事件,很快就会风息浪止。图一时之快而随之起舞,只是那些在野势力、外围力量甚至隔岸观火者的手段,自己作为外交决策者特别是对华一线操作者,绝不可如此头脑简单、意气用事。
可以说,布什此举算是明智,自然赢得了中国的默契:你早前接见达赖也好,如今会见热比婭等异见人士也好,我也心知肚明,例行抗议之外,不会像对待默克尔、萨科齐那样真刀真枪加以对抗。
投射中美外交结构
就在布什会见部分反华人士之前,中美之间其实有不少围绕奥运而起或者与奥运有关的正面事态,比如两国驻对方大使馆都赶在奥运开幕之前落成揭幕;中国外长杨洁篪访问华府并会晤布什、赖斯等,还在出席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係研究所」成立仪式上发表演讲,对中美关係持积极乐观态度;中美将首次联合举行陆地军演;胡锦涛和布什在日本洞爷湖八国峰会期间晤谈;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功举行等。此外,备受各方瞩目的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美方也颇有深意地玩弄玄虚,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作表态,让岛内「台独」势力颇为焦虑。当然,中美近期负面事态当然不仅仅布什会见反华人士一桩,如在WTO机制内和多哈回合谈判中的相互指责,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会见达赖喇嘛等。不过,更为隐性的较量则发生在幕后,如围绕制裁津巴布韦、缅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等问题的分歧甚至对抗。
这些围绕京奥或者因之而起的正反两方面事态,再次将中美关係的层次结构暴露於世人面前:在全球战略和世界格局层面,由於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差异,也由於地缘利益的交错,中美当然不是盟友,也很难算作朋友,但双方都极力避免成为对手和敌人,因而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模糊表述就流行开来——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在地区安全和双边关係层面,由於在诸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利益纠结,以及在经贸及眾多全球议题上的相互依赖度日渐上升,两国已经并将继续是对话和合作伙伴,维护两国关係平稳健康发展的大局,已成为两国高层的广泛共识;在具体外交事务层面,则是在不突破、不损害前两个大局基础上,相互交往服从於国家利益和国内政治需要,该合作对话则放下身段,该较劲对抗时自然也是寸土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