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报》8月30日文章,原题:中国之火将在我们心中燃烧 在回答关于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时,中国前总理周恩来曾经说“还为时尚早”。这句话也适用于北京奥运会。离“鸟巢”上空的奥运会火炬熄灭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还不足以对第29届奥运会形成一个真正的观点。就目前来看,北京奥运会气势雄伟、蔚为壮观,令人倾倒。只有时间和距离才能为观察者提供一个真实的评判标准。
但是对于那些近距离观察和与中国有亲身接触的人来说,中国的奥运会为他们提供了改变关于中国观点的机会。
以前中国一直被认为十分神秘,并且带有一丝威胁感。以前人们认为任何一个共产党超级大国都具有威胁性,有着10多亿人的中国更是这样。但是印度也具有差不多的人口,可是却没有在澳大利亚引起相同的不安情绪,主要原因是印度人热爱板球比我们还疯狂,一提起印度,我们总能想起几张熟悉的面孔来代表印度。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这种情况还不适用于中国,没有一张鲜活的中国面孔能让我们记住。而现在对于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刘翔就如同是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凯西•弗里曼,还有在闭幕式上拥抱澳大利亚女篮运动员劳伦•杰克逊的姚明。对于我们这些在北京的人来说,记的最清楚的面孔并不是这些名人。对于我来说,记的最清楚的是一位年轻的、永远也知疲倦的、快快乐乐的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天天在媒体村的餐厅里操作咖啡机。每天早晨他都帮我弄咖啡,然后高高兴兴地站在旁边,当我语无伦次地咕哝说杯子倒得太满时,他还试图用不那么流利的外语同我对话。因为他,我对中国产生了更好的评价。志愿者毫无例外都是新中国的杰出使节。他们多数都是年轻人,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可从来没有过这么暖人心房的经历。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科茨说,中国未来的领导人将来自于这10万名志愿者当中,他的话几乎是完全正确的。这或许是本届奥运会上最令人感到安心的一件事。
中国人是一个快乐和充满乐趣的民族,尽管他们有在公共场所进行齐步走这种令人不安的习惯。无论做出怎样的结论,北京奥运的辉煌在伦敦是无法重复的;无论如何,北京奥运会将是不可复制的。(作者韦恩•史密斯,陈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