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友冼岩来稿: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千挑万选的接班人华国锋,会在毛去世不久后,突然采取极端手段对待以毛泽东遗霜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这种做法,最终也使华本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因此被指为“不智”。不论华国锋是忠厚还是精明,似乎都不应作此选择。
这就是典型的“事后诸葛”式思维。其实,当时华的选择,是特殊情势下的不得不然。而使华陷入这种“不得不”困境的,正是毛的“不作为”。
现在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毛去世后华的处境很好,左右两派他居中间,可以左右逢源,保持一种平
衡。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因为它只有在两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才能成立。一是华的领袖地位无可争议,二是左右两派势力相当。
但是,当时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由于毛没有明确钦定华为接班人(所谓“你办事,我放心”的御笔,后来被证明是牛头不对马嘴,只有在没有人敢于公开质疑时才能起到“奉天承运”的作用),虽然在右派老人的支持下,华凭借“第一顺位”和“主持中央工作”这两大身份暂时取得领袖地位,但地位极不稳固。只要具有“传达毛的旨意”、并“对毛的旨意有解释权”这两大优势的左派举出新的证据,打出有力的筹码,华的地位即岌岌可危。无疑,江青咄咄逼人的强势,表明了左派正有此意图,这使华感到了压力和威胁。更重要的是,历来被视为毛之代言人的江青(加上身份特殊的毛远新),确实有能力威胁华。华本来就因为资历、威望不够而自信不足,此时更感到危险迫在眉睫。
其次,当时左右两派的势力极不平衡。整个文革期间,始终是左强右弱。尤其是毛临去世前发出的最后一击“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右派大佬纷纷落马,右翼势力凋零,力量所剩无几。在被打倒的右派没有获得“解放”之前,即使华与右派联手,也无力在正面对抗中抵挡左派进攻。正因为正面较量没有胜算,华才不得不挺而走险。同理,确有意“取而代之”的江青一派,正因为在正面战场上颇有优势,才没有做好挺而走险的冒险安排。后来华也承认,所谓“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只是“欲加之罪”而已。
对1976年的华来说,“保住领袖地位”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由于这一目标不能通过平衡左右达到,他不得不果断出击,截去自己的左腿——这既是正常人的正常选择,也颇有几份决断和果敢。
还有一个理由支持华去左联右:右派上得台面的人物,都是一些七老八十之辈,不象左派大都还正在春秋,年龄与他相当或更小,足以对华的地位构成直接威胁。对于将“保位”作为第一要务的华来说,已无力问鼎领袖权位的右派,当然是可以合作的,他们最多只能作为辅佐而已。既然只能做辅佐,又何不辅佐自己呢?华自问,在治国理念上,自己与右派的差距不大。他同样想改变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端路线(除文革狂人外,无人不思改变),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但是,华算错了两点。一,右派强人虽难以身登大宝,却可以幕后操纵。要操纵,华并非合适的人选,因为他的权力源于对毛的继承而非右派大佬的选定。二,左派倒下后,右派成为唯一可利用的力量,“解放”老干部势在必行。作为文革最大的受害者,这一群体有着强烈的否定文革及“非毛化”倾向。这种倾向和情绪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同样有意于纠正文革、但权力合法性却源于对毛的继承的华,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成为了右派向前走的绊脚石。这就是本来真心支持华,甚至有意让“小平晚一点出来”的叶剑英,最后也不得不放弃华的原因。最近,看到熊向晖女儿一篇回忆当年“华叶结盟”的文章。文章讲了很多内容,但重心似乎还在最后一句,叶剑英曰:小平这个人哪,不甘寂寞,擅权,他一出来就会喧宾夺主。
华对右派中最强势的邓小平,并非没有警惕。但在左边一条腿已去、金鸡独立的状态下,他已无力阻止邓的复出。随着被“解放”的老干部的不满越来越强烈,要求邓复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势不可挡。
由此可见,作为领袖,华确实不够“英明”。他既无在困境下掌控局势的强力,又不能预见到几步之后的变化,只能着眼于应付眼前危机。但是,他也绝非庸才。正象毛所评价的,他“有经验,不蠢”。如果毛生前能够做足功课,正式宣告天下,至少在政治局内部明确他的接班人地位,使其地位难以被挑战。或许,他可以下好这一盘左右平衡之棋。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华的脱颖而出,是在周恩来去世时邓小平已经“暴露”的情况下确定的。在此之前,毛是如何打算的?如果邓小平没有“暴露”,毛将如何安排接班之局?实际上,有邓的右派,才能与左派势均力敌,形成平衡。邓“暴露”的时机不早不晚,令毛措手不及,既打乱了毛的布署,又使毛来不及重新布局——在死神的配合下,说到底,邓才是真正的掌控者和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