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加拿大网友宋敬来稿:
眼下,不少经济学家并不认为通胀会威胁经济今后的走势,认为同去年相比,现在的整体CPI还在负数,不会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其实不然。
首先,他们搞错了一个概念,或者说为通胀指数选错了一个参照系。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油价,它在危机前,将PPI和整体CPI推高到了企业难以承受的地步,(在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PPI和CPI都超过了10%甚至有的达到15%),于是出现了企业裁员和倒闭潮,由此才引发了信贷危机。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把危机前的通胀水平作为正常的参照点,在目前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人们工资未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不要说再涨一两个百分点,就是回到通胀前的水平,对当前经济复苏都是一场灾难。好在目前的情况是核心通胀和整体通胀水平是分离的,但一旦油价控制不住,继续上扬,两者趋于统一,那就是下一场经济危机的始端。
此外,我们始终有个误区,认为适度的通胀可以发展经济,所以不惜鼓励政府人为地制造通胀来消化经济危机。其实,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发展和通胀之间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向好时,需求旺盛肯定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通胀,只要通胀适度,和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当,对经济发展是不会有什么伤害的。但决不意味着,经济不好,还要弄点通胀出来,以期制造经济繁荣的假象,那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只会制造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现实---滞胀。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危机之后,大多数企业都因为被危机前的高通胀拖得伤痕累累,需要在低物价的滋养中修身养性,恢复采购和雇佣廉价的劳工,如果这时候,PPI和CPI一下子上来,那无疑于在企业鲜血直流的伤口上抹盐,将严重地制约企业的生产恢复。不要忘了,目前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不足40%,再恶化下去,失业率不是10%的问题,可能完全超出经济学家们的想象。
现在,大家也都渐渐地意识到经济复苏将是一条漫长的路。实际上,理由很简单,危机前147美元一桶的惊天油价收刮走了企业动脉里赖以生存的全部血液,现在要凭借着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一点点的补回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依靠消费,可我们的消费市场又怎么样呢?虽然消费者信心有所回升,居民支出较危机初期略有放开,但仅限于一些日常消费品,耐用品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这足以表明消费者收入偏紧,支出能力有限;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核心通胀率上涨太快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势头。我们不妨也看看今天的二手房市场,在这样低的利率下,成交却很平淡,完全说明了危机前的通胀造成的泡沫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
所以说,向危机前的通胀水平看齐是很危险的,弄不好新的危机又将大难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