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美少女留学两年一无所获 回国大骂中国人土

www.creaders.net | 2006-10-18 09:13:1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6岁时,她被父母送到了新西兰,带着莫名的喜悦与憧憬漂洋过海。一个星期后,父母回国了。看着飞机在空中越来越远,一种不知名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袭上了心头。这种感觉伴随了她两年,两年里,她体会到了留学的荣耀还有背后的辛苦。

两年后,当她自己以为已经开始适应这个国家的时候,父母却将她带回了国内,并且重新在国内考大学。一度让她引以为豪的留学生涯就这样无疾而终了,或许,她至今也不明白父母嘴里所说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但是在父母看来,孩子永远还是放在身边更放心。

陈娟(化名)安静地坐在记者面前,很少言语,只是和记者一样安静地听着父母讲述这几年来的经历。

金陵晚报报道,2002年,陈娟16岁,初中毕业后,中考成绩不是太理想。在选择上普通高中还是中专学校之间,父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因为自己的不争气导致父母整天唉声叹气,小陈娟心里觉得憋屈。在跟同学诉苦时,同学一边安慰她一边说:“实在不行让你爸妈送你出国得了。”说者无心,陈娟回家就跟妈妈说了。父母亲兴奋地商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女儿去中介咨询了。

咨询的结果是,父亲决定送女儿去新西兰。“因为那时到新西兰留学门槛比较低,不需要有语言基础,可以直接申请读高中,在高中的课程中学习语言。”爸爸陈明清说起当初的决定时,言语间有掩饰不住的后悔。陈明清在一家公司做到了中层,每年大概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他的爱人每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其实我们就是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按道理是留不起学的。但我们就这一个女儿,咬咬牙,拿出了原本准备买房子的钱送女儿出去,这样至少能拿一个洋文凭吧。”

2002年的8月,陈娟激动地跟着父母一起飞往新西兰。

初到新地方

一切都很顺利。陈娟寄宿在一个当地人的家里,每个月交190左右新西兰元(约人民币1000元),高一的学费是1400多新西兰元。“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亲陪着女儿买齐了日用品,“在新西兰的一个多星期里,我们压根都不知道那里什么样。每天就是忙着给女儿添置东西,告诉她注意事项,真是说得嘴都干了。”

可是陈娟却在度过了两天的陌生期后,开始活跃了起来,对于父母的唠叨全然顾不得。“说得多了,还不耐烦,不停地喊知道了知道了。”妈妈边说边拿眼睛看着坐在一边的陈娟。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父母要回国了,在去机场的路上,妈妈依然不断地提醒着女儿,可是陈娟这时眼睛却一直看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高楼与田野。到了分别时,陈娟终于意识到自己即将一个人留在异国他乡,她终于流出了眼泪。

挂满银色圈圈的耳朵

回国之后,妈妈几乎夜夜流泪,“想女儿,想得睡不着,不知道她一个人在那吃了什么,睡得怎么样。”陈明清说,整整一个月,每天晚上都要打一个越洋长途。

牵肠挂肚却鞭长莫及,父母在家里想闺女想得茶饭不思,可是陈娟似乎很适应那里的生活了。每次电话里她总是不耐烦地告诉父母,她喜欢那里的学校、喜欢那里的老师、喜欢房东一家人、喜欢放学后和朋友们在一起学习。她还迫不及待地告诉家里,她的成绩非常好,尤其是英语,已经能够完全熟练地对话了。听得陈明清两口子眉开眼笑,挂完电话就忙不迭地去给女儿汇钱,陈明清说,开学的时候一次带了5万元过去,后来零星每个月都要汇上了几千块钱,女儿似乎从来没有说过嫌钱多。

一晃一年过去了,女儿在五一节的时候回来了。“女儿一出机场我的眼泪就下来了,长高了,头发也长了,远远地冲我们挥手。”妈妈沉浸在见女儿时的喜悦中。可是,等陈娟走到近前,两口子却发现,原本清秀的女儿两只手上戴了3个大戒指,耳朵上还打着一排耳洞,挂满了银色的小圈圈。虽然看着扎眼,可是毕竟分开一年了,三口人还是欢天喜地地回了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老土

“欧买嘎,这是女儿进了家门说的第一句话。然后就经常能听到这三个字。”陈明清说,后来终于知道“欧买嘎”是英语“Oh!mygod!(我的上帝)”的意思,可是两口子却怎么听怎么不习惯。

陈娟回来后就忙着上网,出去逛街,平时话很少,而且似乎对国内的很多事情看不惯。一天中午,妈妈费尽心思地做了一道蚝油生菜,原本是想给女儿多补充维生素,怕她用脑过度。可是菜一上桌,陈娟拨弄了几下之后,说了句让陈明清“这辈子也忘不了的话”:“你们中国人真是老土,生菜就是要生着吃,哪有弄熟了吃的啊?”女儿说话时那不屑的神情和游离的眼神,一下子冲淡了陈明清一直兴奋着的心情,就连母亲也一时愣在了那里。

“我们真的发现女儿不好沟通了,她对我们说的话和我们的观念似乎一点都不在乎,而且自从回来后电话就打个不停,却很少提到学习的事情。”

两年后回国读高中

陈娟高二了,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陈明清两口子只得去找其他有孩子出国的家长交流经验。可是,这一交流,两口子却害怕了,朋友们说现在很多小孩一个人在国外没有人教育,很容易学坏。而且还会比谁家有钱,没有钱的孩子就会自卑。陈明清一想可不是吗,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女儿的手机已经换了4个了,还买了笔记本电脑,早先带过去的衣服再也看不到她穿了,原本黑亮的长发变成了五彩斑斓的。

两口子赶紧又打电话追过去,可是陈娟话里话外透着不耐烦,任凭母亲说一千道一万,她依然是那句话:“我在这挺好的,真的。”

陈明清越想越担心,单位里,也有早前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同事,推心置腹地告诉他,现在国内的教育环境并不比国外差多少,即使要出国也得在国内打好基础。陈明清掰着指头算了算,这两年时间里,七七八八加起来已经在女儿身上花了近30万元了,什么成果没有不说,还弄来夜夜睡不好觉。心一横,老陈赶紧托人联系国内的学校,让女儿回国读书!

“她不同意,是她爸爸亲自到新西兰把她带回来的。”妈妈告诉记者,陈娟回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狠狠把背包砸在了地板上,“整整一个星期,她没跟我们两口子说过一句话。”

2004年9月,陈娟插班到了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三。如今,她已经考上了大学,正在读大二。

专家视点

盲目出国隐患多

陈娟的经历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过早地送孩子出国,到底可取不可取?低龄留学生到底该如何适应两种不同文化?

日前,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多位专家。

南京师范大学留学服务中心杨老师告诉记者,陈娟的经历并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那些留学门槛比较低的国家,比如新西兰。因为去新西兰留学,出国前不需要学语言,通常是到了新西兰再学习,因此,小留学生到了国外之后,就没有太多学业的压力,很容易造成学业荒废。

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许艺军则表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家长送孩子出国时太盲目。

许教授说,孩子总有一个受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如果一个小孩在父母身边还没有完成社会化过程,突然又换了一个环境,而且没有人约束,那么就更不可能完成社会化。

因此,也就容易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受诱惑等等。

 
新隆辉发展(新西兰)公司专门负责新西兰留学的邱老师则告诉记者,小留学生到国外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一旦孤独他就渴望去交朋友,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引导和教育,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因此,如果一定要送小孩子出国,最好能有父母一方或亲戚朋友在当地照顾。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