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移民育儿心得:儿子带我向前进

www.creaders.net | 2008-10-05 01:02:46  环球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儿子在美国大学读书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当妈的我发现他有许多变化和新理念, 这些变化不知不觉地也影响着我。

    开放式的美国大学教育

    儿子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读书。学校规定,第一学期的分数不记入学习成绩, 学生可跨专业任选课程。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美国大学的规定。依我理解,这种做法好处有二: 一是新生没有压力,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尽管如此, 儿子说他的同学个个都是拼命三郎,甚至一夜呆在图书馆一点也不稀奇。

    该校校长说:“如果别人问你是什么专业,在你未做决定时,最好的答案是 “I don’t know(我不知道)”。“I don’t know ”意味着你有许多选择。学校贯穿的教育主线是, 不要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得太窄,越宽泛越好。个人所学专业, 不代表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现时, 许多成功人士与当初在大学所学专业毫不相干。至此我才明白,为什么赖斯 (现任美国国务卿) 在大学三年级时从音乐系转入了政治学专业。

    美国大学的开放式还体现在课程的选择上。学生可在该校认可的世界各国大学选择课程,学校承认学分。这个暑期,儿子不但在温哥华的UBC大学学习了”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而且还参加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a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投资贸易”研修班。他的同学有在埃及学习的,有在法国、意大利学习的。选择世界各大学的经典课程, 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这样的办学思路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开放”的政策还体现在一些小事上,比如学生的住宿安排。去年,儿子是新生, 学校根据学生事先填表的意向,安排了住宿。一个单元住四个学生, 每两个人一间。四个学生分别来自不同专业,新生和老生混合居住。交叉专业、交叉年龄、交叉国别,促使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今年9月第二学年,宿舍又来了一次大“组合”, 与儿子同住一个单元的有学电子工程的、有学物理的、有学城市规划的。 儿子则偏重于经济学和金融学。虽然每人独立一间房,但每到休息时, 四个人聚到一起各自谈论不同的话题,互相融合, 互相交流。来自美国的Mark同学给我儿子提了一个建议:希望他幽默一点,不能总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要学会生活, 融合到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中。这一建议对儿子的启发很大。儿子把这些小事讲给我听,很耐人寻味。回想当年我在中国大学读书时的情况,四年的大学生活,宿舍从未变动过,更不用说“大一”与“大三”的学生住在一起了。

    象这样一些小事,促使我不断思考美国大学的开放体系,如果不是儿子考取美国大学,我不可能这样熟悉美国大学的信息,更不可能通过这些经历去帮助他人那些想要考取美国大学的人。

    接触名家 感受名家风范

    记得去年参加新生开学典礼时,校长曾说过:“知识并不重要, 我希望你们每天都在变化。”的确,这一年来,我看到了儿子的变化与成长。诺贝尔经济学家Joseph Stiglitz亲自给他们授课,令他激动不已。他让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其出版的专著上签名,与他讨论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儿子得知该教授是中国政府聘请的参事,无数次去过中国,参与制定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有象世界银行行长、WTO(世界贸易组织)的主管、世界500强总裁、美国最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主管、著名校友及好莱坞明星等等,分别到学校讲演或学生们去这些部门参观,极大地开拓了儿子的眼界。

    给儿子授课的一位教授非常感触地说,“我不希望你们今后象我一样,只会教书。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跨出校门,没有太多的人生经历。”百事可乐的主管给他们上课时说:“全球一体化已成为趋势,今后连家庭医生都不需要了。 病人拍了CT片子,不需要美国的家庭医生去解读片子, 即耽误时间费用又高。医院完全可将CT图片通过电脑迅速传送给印度的医生,由于时差原因,第二天美国就可得到结果, 即快又节约成本。”该主管说:“我这一生才去了40多个国家, 我希望你们要超过我,多出去走走,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每隔几天,儿子就来电话,谈他的感受,什么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暴”、“金砖四国”; 什么美国大选、 美国税务补贴; 什么瑞士和法国边境正在发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听的我 “耳花缭乱”。他说, 妈妈你不是要去瑞士开会吗, 最好去到那里看看。“对撞机实验”是全世界的大事,人类可以探索宇宙形成的秘密。不仅如此,儿子还要我经常看NBC、BBC、CNN电视新闻及美国各大金融网站。为了使我一打开电脑就能看见世界大事,暑假回来,他干脆把我的电脑首页换成BBC; 一星期后,他又换成Bloomber (美国金融媒体分析网)。我知道,儿子试图在改变我,让我与他同步。象什么 《星球大战》、《加勒比海盗》、《达芬齐的秘密》等著名电影,都是在儿子的拌同下观看的。

    回想10年前移民到温哥华,儿子才10岁,是我们指导他学习英语, 参与社区活动,不断地往前走, 现在我们却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儿子的确长大了。

    看什么 学什么

    在生活上,儿子属于保守型。特别是饮食习惯,不喜欢吃面条、饺子及煮鸡蛋。今年暑期, 我们发现他的饮食发生了一些变化,喜欢吃这些食品了。问他为什么?他说, 影片《工夫熊猫》有 “Kung Noodle”,电视连续剧 《走向共和》慈希太后吃饺子、李鸿章吃煮鸡蛋,于是我就开始吃这些东西了。我想,早知如此, 多看几遍不就吃的更多了吗。看来, 电影电视对他的影响很大。

    今年8月8日, 北京奥运开幕式,我与他早晨4点半起床等候在电视机旁,奥运主题曲《我和你 》震撼了他,中国5000年的历史呈现给全世界, 他自豪极了, 马上给美国的同学打电话,让他们感受中国奥运。

    临去美国上学前一天晚上,他刻录了一个光盘给我,并让我立即听一听,《我和你 》、《常回家看看 》、《辛格勒名单》、《Life is Beautiful 》主题曲等中外名曲,让我陶醉。我明白了儿子对家的思念、 对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接受,他要让我与他一起欣赏他所喜爱的东西。

    欣赏完音乐, 已是晚上12点,因第二天早晨3点就要动身离开温哥华, 我让他早点休息,他又心血来潮,让我们与他一起看影碟《幸福的追求》(Pursuit of Happiness),我说:“ 你不是已经看了两遍了吗?”他说 :“妈妈, 我还想再与你和爸爸看一遍 。”看着他那样真情,我们同意了。记得 两年前, 我曾与他一起在电影院这部影片,男主人公奋斗与追求的经历,深深感动了他。他说,他要成为那样的人。如今,他正在找 Intership (实习),暑假期间,他每天查看各种信息,与学校联系,发送简历 ,忙得不亦了乎。看完《幸福的追求》已是晚上1点半了,紧接着他又打开E-mail, 兴奋的告诉我们: 教授同意他做TA (助教) 了,另一教授也批准了他的实习申请,同意推荐给某知名金融公司。几经周折, 儿子的第一份实习机会就要实现了。电影《幸福的追求》认为“幸福”是瞬间的体会, 这时,我看到了儿子“幸福”的这一瞬间。我知道, 在看《幸福的追求》时,儿子就一直期待着这一刻能到他身边来。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