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秋天,对于往日风头无限的美国华尔街的许多精英们来说却是严霜相逼。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等投行大佬的倒下,华尔街的街头就四处都是捧着纸盒离职而去的昔日雇员们。
对于华尔街的精英们和中资企业们来说,或许这是一次双向选择的契机。
对外资投行已没有信心
如果没有这一场金融风暴,从美国到中国,在新一*新人找工作的大潮中,将有又一*大批的名牌大学的精英们奔向那些华尔街上光环笼罩的金字招牌。进入华尔街“淘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精致的餐馆中享受午餐或许也是不少在美留学的华人的梦想。
然而,目前华尔街的华人职员可能正是受到金融风暴冲击较大的一批人。
“因为在华尔街华人圈子中,在投行部门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很少,大多是一些基础的岗位,如分析师、数据处理等,这部分工作又是在这次风暴中被裁员最多的地方”,一位于华尔街前投行人士在接受访问时曾表示。
华尔街E.X.Beyond投资公司总裁何维雄表示,在华尔街摸爬滚打10年以上的从业人员中,每家大公司里约有中国背景的雇员1000人左右。
而2008年伊始,花旗银行、雷曼兄弟、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等10余家金融机构已经陆续裁员数万人,金融界的工作职位减少20%。以9月16日申请破产的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牌投行雷曼兄弟为例,其全球雇员25000人,纽约雇员10000名,而华人雇员据悉超过2000名。
“会有一定的吸引力,毕竟裁员风暴之下,很多美国知名投行人士已经半年以上没有工作了,加上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迹象,逃离华尔街是个不错选择。”有分析人士表示。
风暴之下,对于不少华人金融精英来说,回国的吸引力再次放大。
李杰2006年自美国留学归来,现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就职,他告诉记者,此前归国发展的华人留学生就日渐增多,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将促动更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
“大概最近三到四个月之间,我们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海外人才的简历。”10月6日,国内知名人才公司金融领域猎头Stac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美林、雷曼兄弟等一些大投行被收购并购,并不是一个政策就能恢复过来的。此外,投资方、普通百姓信心的恢复以及金融产业的调整,也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这种海外人才回流的情况应该还将持续至少半年的时间。
抄底开始,高端人才归国观望中
对于华尔街“海归”派来说,国内知名大公司、券商此时抛来的橄榄枝,或许能让他们更加坚定决心。
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中国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日前再次公布新的招聘计划。在去年年底,中投公司已经进行过一*人才招揽——面向欧洲市场、北美和日本市场以及新兴市场的24名投资管理人员;其中11人为A类,13人为B类。A类是对部门总监负责,而B类则对相关经理负责。
而在此次的招聘计划中,中投拟招纳包括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另类资产投资等11大类、30个岗位的人才,不限国家、文化背景,但各岗位应聘条件基本包括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硕士及以上学历、6-8年以上相关职位工作经验等。显然,中投此次准备抄华尔街的人才底。
“此时招人将有助于找到更合适中投的人才,这其中可能存在不少华人金融精英。”市场人士日前表示。
青睐知名大公司,发展各有造化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前华尔街精英们跳槽加盟到了各大国内企业与政府机构。然而,是春风得意还是铩羽而归却仍各有造化。
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本人就是一名归国先行者。1986年其自美国杜克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工作。90年代初高归国之后,相继担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发行部主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银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等职位,并最终负责掌管数千亿资金总额的中国国家主权基金。
而中海油前任首席财务官邱子磊的经历或许更有借鉴意义。邱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决策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是一名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他曾先后在所罗门美邦投资银行、美国RHR咨询公司、亚洲石油天然气投资银行部、美国ARCO石油公司集团担任要职。2001年3月加盟中海油,立即成为中国大型国有公司兼容海归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典范,并且在国际市场引起反响。
在中海油的四年期间,邱领导中海油在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收购项目,并对中海油公司治理贡献良多。2004年8月,邱子磊被颇具权威的《欧洲货币》旗下的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search Group评为2004年度亚洲油气行业的最佳CFO。
然而,四年后,邱子磊却无意续约中海油。当时市场传言称是因为其一直未能担任中海油的执行董事,无法参与董事会决策,同时也与公司高层人事变动有关。离开中海油的邱子磊选择了创业,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合伙成立一家投资公司。
显然,归国之后到底“前途”与“前途”如何,“海龟”水土服不服仍使一些高端人才心存疑虑。
“一般国外回来的人士,还是会选择很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国内很知名的券商。小的券商他们还是没有太大的把握或者信心步入。从国外回来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了。所以会选择一些很知名的企业。”Stacy告诉记者。
至于水土服不服,Stacy笑称,企业文化融合方面还是不错的,高端的职位虽然比例较小,但成功率非常好。他们回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更高,所以一般比较受国内企业推崇。
华尔街的投行精英们仍在美国观望。(谢岚)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老照片:1946年北京通县,农村人的生活令人 |
2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开会 |
4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5 | 拱卫北京的81军出状况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