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子女在学校被欺负,北美学校里专门的词汇是遇到“Bully”。如何应对Bully,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社会和心理学问题,绝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应所有的情况,有网友拿吴京华的事例来类比更是不恰当的。职场上受到的欺凌,一般是隐藏的,心理上和利益上的冲突,而学校里孩子们之间则是暴露的,言语和肢体上的冲撞,动机不同,方式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1.你的孩子自身的性格如果是胆小,内向,退缩型的,则应该鼓励他勇敢些,不要一味退让,至少要用眼光,语言警告Bully,希望他有所收敛。如不奏效,则立刻报告老师。
2.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大胆,外向,进攻型的,则要告诫他有所回避,针尖对麦芒的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头破血流的回家,虽然那个Bully断了一条腿。
3.有的Bully是因为心理疾患而对无辜者发动进攻,从而引起他人注意。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对于这类儿童,应该同情他们,尽一切可能避免冲突。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则寻求老师的帮助。
4.心智正常的Bully,则是具有暴力倾向,有潜在犯罪动机的人。在青春期以下的儿童中这类情况不多见,即使有,他们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还是尽量回避为好。
5.青春期以上的,有暴力犯罪倾向的Bully是危害最大的,最可怕的是这类人兼有某种心理障碍,攻击性极强。这完全不同于职场,这时,Bully的暴力倾向完全在被欺负者之上,以牙还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悲剧。美国加拿大中学中的枪杀案时有所闻,所以,面对这类群体,必须让他们知道:“别来烦我”—— Leave Me Alone!绝不要正面交锋,否则吃大亏的是自己!
Bully的最大特征是“人来疯”,你越理睬他们,他们越起劲,这点和网上出言不逊的人十分相似,最好的办法是不理睬,不回答,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
本地的教育部门制定了一个反Bully的方案——WIST Program. 其要点是:走开W(Withdraw)、不理睬I(Ignore)、寻求帮助S(Seek Help)、说出来T(Talk about It)。总之,面对欺凌,用暴力以牙还牙不可取,至少是最后的一招。
以上完全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和网上的许许多多“育儿经”一样,要“因材施教”,他人经验只能做一个参考,千万不可照搬。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老照片:1946年北京通县,农村人的生活令人 |
2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开会 |
4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5 | 拱卫北京的81军出状况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