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就我个人的观察,中国和外国养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吃。中国妈妈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吃好、多吃,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各种美味佳肴。而外国妈妈们则“粗放、简单”的多,俩字就能概括 -- 生、冷。
![]() |
当然不是所有菜都生冷着吃。外国一岁以下孩子也需要单独制作辅食,比起咱们的辅食来,外国的小宝宝们可少了很多口福。
好多咱们的蔬菜外国人都没见过。他们的蔬菜品种少,主要就是土豆、胡萝卜、洋葱、西红柿、生菜、菠菜等等,偶尔也会吃木薯、红薯等根茎类。主要方法,蒸,煮,需要的话再绞碎。(不排除翻新花样做辅食的外国妈妈,这里说的是普遍情况)。罗大翔和弟弟小的时候,我婆婆把蒸熟的蔬菜绞碎,然后急冻在冰格子里。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就行了。我看到小区里很多外国妈妈也在用这个方法,又快又方便,营养也不流失太多。
罗大翔虽然有个“中国胃”,但是早餐还是美国式的 -- ceareal(翻译的词:谷物早餐)。半碗ceareal,倒一盒凉牛奶,好了!附近进口食品店里各种ceareal很多,卖得飞快。外国孩子基本都吃这样的早餐,不论冬夏,不论年龄。生孩子之前我也常常吃,尤其是半夜饿的时候。现在每天早上陪着甄小美吃热早餐。
我们去美国邻居家吃烧烤:牛排、鸡排、玉米、烤豆子(酱)。我带了一盘蒸西兰花(蒸熟,用黄油、蒜泥、盐拌一下)。几个孩子坐在桌子前,大人把肉替他们切碎,一人一个盘子一把叉子,自己吃。喝的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果汁和冰水,一岁半的小不点也一样。没有单独做孩子的饭。也没有父母追着喂,父母的态度是:你的食物都在你的盘子里。
另外,很少看到外国妈妈因为孩子不吃饭、或者吃得少而生气发脾气,可能他们做饭的时候没有单独为孩子花很多心思,所以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吧 -- 爱吃多少吃多少。这是我学到的很有用的心理经验。(What to expect系列书说:1岁多的孩子每天能吃两顿“全餐”是好现象,吃得少则是正常的。)
甄小美两颗牙,我尽量让她中西结合着吃饭 -- 汤、粥、米饭、烂面条、鱼、虾等中国美食,加上外国的谷物、奶酪、蒸蔬菜加黄油。喝水则很少喝热水,基本都是室温水。从没有因此生病。最重要,是让她学会外国孩子吃饭的精神 -- 独立。
甄小美超级喜欢大骨头,整齐的小排骨她看都不看,就喜欢不规则的腔骨、龙骨。连肉炖得很烂很烂,直接给她一块,她连吸带咬加上手指头扣,把肉吃得一干二净。邻居外国妈妈看到这个,惊奇。
甄小美能自己撕着吃面包,可是常常吃着吃着就变成了“面包玩具”,有时候连碗和勺子也成了“玩具”。我随她去。小孩一下学会干干净净利利落落的吃饭 -- 怎么可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4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5 | 又是中国人!日本全网怒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