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在这个不景气之时,上海市侨办、浦东新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却热火朝天:即使需要自理路费,也有200多位华侨华人报名,是去年第一期培训班报名人数的4倍多,最后主办方从中挑选了80余名幸运者参加5月17日至5月19日的培训。
“千万不要浪费危机!旧事物衰败的时候,就是新事物崛起的良机。”《世界是平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金融危机后说。在危机中,经济率先出现回暖迹象的中国,正推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对于创业者而言,毫无疑问散发着更为独特的魅力。
令人心潮澎湃的时代,上海以什么吸引创业者?这些来自海外的高尖人才,又对上海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期许?
记者跟班两天,发现三个提示。
中国经济:“转变”比“回暖”更吸引人 “中国经济回暖信号显现。”5月17日,在“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服务周”启动仪式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回顾了中国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状况,认为中国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下行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同时,宏观经济重要指标月度环比数据出现了积极信号;“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增长有目共睹,尤其是新开工项目一季度增长了87.7%。这一切数据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但姚景源认为,“保增长并不是最困难的”,这场危机的到来,促使中国加紧改变发展模式,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姚景源说:“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会感谢这场危机。”
对于那些怀揣着创业梦想来到上海的华侨华人来说,姚景源所描述的“转变”,比“回暖”更吸引人。事实上,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史来看,每次经济萧条之后,都伴随着一次巨大的产业转型。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持续处于恶劣的境况中,但那正是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成立之时,之后以个人电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席卷了全球的产业界。同时,经济危机也往往伴随着产业优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转移,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成为韩国的三星电子超越日资巨头的开端。
“ 如果说中国过去的十年是传统制造业的黄金十年,后面十年也许属于高新产业。”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成员刘轶说。他在美国一家芯片制造企业担任工程师,金融危机使其所在的部门整个关闭。刘轶虽然没有失业,却下决心回国创业,生产原公司因金融危机停止研发设计的射频半导体器件,“这是个填补空白的好机会。” 刘轶敏锐感到,金融危机关闭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门外的天地,更加广阔。
“现在是重新洗牌的时刻,中国增长最快,而且整体经济已经很有规模了,我相信钱(投资)的目光会先转向中国。”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章苏阳说。危机也带来了资金投向的重新分配,无论是风险基金还是对冲基金,在金融危机后将会关注有后续潜力的新领域:环保产业、新能源、医疗教育、品牌消费……
“中国的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产业升级和产业重组,都有大量空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定波说,他回顾了中国的一系列发展指标,认为在过去的30年,中国企业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占领全球市场,企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微小改进”方面,而缺乏真正的设计与技术创新。中国急需突破性的新技术发现,生产管理流程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无疑,从任何一方面而言,有国外高等教育背景、拥有一定技术或管理经验的“海归”,都有明显的优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华侨说,“在国内,纯粹的技术创新公司还没有出现,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他引用互联网技术和创业投资专家保尔・格莱姆在《为什么要在经济危机中创业?》所说:“对于那些已经掌握技术的人来说,行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
上海优势:人才与技术的高速流动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成为华人华侨参加创业培训的焦点话题之一。
培训班学员刘军卫在美国开设了一家保险中介服务公司,来上海之前,他已完成了自己在上海开设同类公司的计划书。“我仔细研究了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条文的每个细节,保险业将成为重头戏之一,而民营中介公司获得的空间可能较大。”刘军卫自信地告诉记者,他的创业计划中提供了两个创新模式,在全国还是首次。
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教授饶明,则对上海新的人才政策很有兴趣,“很有吸引力”。上海市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两个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还指出:将着力引进金融、航运等“各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户籍(居住证)等方面的优惠或便利;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些措施都成为欲回来创业人员关心的焦点。
虽然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但记者也发现,许多参加培训的华侨华人,在创业地的挑选上并不独独钟情于上海,而是有多个备选。北美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协会会长李红梅告诉记者,这次她带领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来中国考察创业项目,除了上海外,江苏的扬州、丹阳,山东的德州,都在考察之列。“上海的土地和商务成本过高,”李红梅说,“政府资金支持也并不占优势。有些地方,留学生企业只要落户,政府就给300万元启动资金,而且不要求占股权。”
“钱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给你1000万不如给你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学员的疑惑,此次培训班创业导师、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常兆华认为:“上海提供的东西是全方位的。”他举例说,作为一家医疗公司,开发新产品需要的原料或器械时效性很强,他们从国外采购的东西,两三天就能到上海,物流和海关的效率都很高,“和美国几乎没有差异。”常兆华也欣赏上海中西交融、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不止是工作,人的其它需求也能满足得很好。”
“中国目前从整体上来说,还不是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应该说所有后发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建立一个平台,打造一个创新的特定小气候和小范围―――比如各类高科技园区,来促进产业创新。”5月17日在“华侨华人回国创业服务周”启动仪式上,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小龙介绍,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承载着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的重任,承载着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任。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10年来,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区域功能开发、产业集群打造、人才高地建设、研发平台集聚、创业文化培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我1998年落户张江,第一代产品和国外差了30年,第二代产品差了4年,第三代产品,是同一年出来的。”常兆华说,国内整体上的技术能力仍然很薄弱,但是在某些方面,如果依靠全世界的工业水平做支撑,完全可以实现突破,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无论在人才还是技术流动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堪称具有“世界眼光”。
创业服务:未来怎样做得更好 居住证怎样办理?中介公司怎样注册?创业基金怎样获得?子女入学有哪些优惠措施?……
昨天培训班现场,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上海市人事局留学人员工作处处长黄渭茂作“海归创业政策解读”报告时,学员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谈到上海市留学归国人员《上海市居住证》B证可以为出入境、就学等提供便利时,有学员疑惑道:“我回国10个月了,还不知道可以办这个证。”
“这里有个信息不对称问题,创业政策制定了很多,但政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还应加强。”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程东说,他发现在培训中,创业者对与政府沟通渠道的建立非常看重,但政府的回应还有待加强。培训班学员刘军卫则对记者说,“我感觉政府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把创业者当客户的服务意识。”
虽然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信息很重要,但排不上第一位―――从第一期“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反馈的情况看,学员们更希望了解产业环境和创业经验。“我们创业缺两个‘经’:经济来源和经验。”饶明很直接地说。
为此,这次培训结合张江的产业优势,涵盖了张江的四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创意。在培训内容上,加大了创业实务的比重:创业如何明确流程,规避经营风险;怎样获得创业资金,促进企业发展;生物医药领域怎样获得突破;软件开发企业如何创业……八位主讲人既有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也有政府官员,还有风险投资人。在培训形式上,增加了创业成功海归互动的环节,并安排了专场项目对接洽谈。
听了5月17日与5月18日两天的培训内容后,记者发现,创业者们最感兴趣的,永远是成功企业家的故事。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常兆华讲述了自己在上海创业11年的历程,酸甜苦辣,几经波折。他感叹,在中国创业不容易,中国60%的民营企业5年破产,10年倒闭率达到85%。现金匮乏、管理不善、商业模式不够灵活……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导致走向倒闭的不归路,且即使活下来的创业型企业也不等于完成创富的过程,“做企业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在中国,永远都要追求‘人和’。”
“你需要知道自己是在中国创业,得适应怎样的环境。”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告诉记者,他参加培训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获得一种理性结合感性的认识,获得回国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第一步是最难跨出的。”程东认为,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海外的高端人才,无论是下决心回国创业,还是适应国内环境,都需要一个磨合期,“ 他们希望有一个软环境,而不仅仅在于政策的咨询方面,是要创新一整套服务流程和服务机制”。而这,也是谋求产业转型,推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在未来吸引人才方面,所要深深思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