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施一公
在清华大学刚成立的生命科学院,实验室仪器尚在安装,但走廊上贴满的告示已经预示着初战告捷——来自美国斯坦福、哈佛和其他海外名牌大学的科研人员,已受聘该学院。院长施一公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细胞死亡的教授。他说,他们的任务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科研中心,以“解决生物学的基本之谜”。
中国正加大力度吸引该国最杰出人才回国,而施就属于这场运动的最大“俘获物”之一。去年,北京发起了“千人计划”,为顶尖华人科学家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资金、丰厚的薪资和大笔实验室资金。
“千人计划”的目标,是解决中国立志成为创新强国的最大障碍:有经验的科研人员的严重短缺。现在,中国政府对科研投资加大,大陆的大学岗位变得更有吸引力。美国西北大学前神经科学教授饶毅说,10年前,在美华人科学家每100人只有一人考虑回国,到现在,已有半数人会考虑,“还有机会招到哈佛大学的后起之秀”。饶毅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提高薪酬待遇确实有帮助,但归国人员说,吸引他们回国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有机会从零开始建立一个科研项目。美国实验室苦于缺少资金,而中国正在扩展。施说,他在中国的收入低于在普林斯顿,他在美国管理一个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并参与创立了一个药物研究公司。但在清华,他帮助设计了一个生命科学项目,有 1500名学生。迄今,施一公已从美国延揽了22位科研人员成立实验室,并已对其余15位发出邀请。
有时候,归国人员享有的高待遇,可能导致与国内教师关系紧张。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的专家魏佳(音译)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薪仅相当于1万美元。 “这真气人,高薪只留给那些还在美国的人。”去年,魏离开上海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负责一个新研究中心,他在那里的年薪达6位数。
不过仍有许多人不为所动。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吉米·朱的母校,以14万美元年薪、住房补贴和超过100万美元实验室启动资金,吸引他回武汉。但朱决定继续待在美国,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国内“科研环境尚未成熟到能促进真正的创新”。而且认为,中国一些官员往往根据个人关系、而非科研成就审批科研拨款。
归国人员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例如,清华大学现在为顶尖科学家提供较长期的拨款,允许他们自由进行真正的创新研究。施院长说,新课程将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而非死记硬背的能力。他说,随着这样的改变落到实处,中国应该会取得将理论研究转化为高科技产品的诀窍。他预测说:“当人才到位后,改变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