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文章说,曾几何时,“中国综合征”一词只出现在一部同名惊悚电影中——1979年好莱坞出品,由简.方达、杰克.雷蒙和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电影描述的是如果美国的一座核电站熔化,烧穿地球直达中国,那会发生什么。
![]() |
12月8日,美国一家媒体跟踪组织将“中国崛起”列为近10年来最受关注的新闻,甚至连伊战和“9.11”都比不上。这个新闻关键词想说明的是以下这些内容:中国是制造业巨人、出口冠军——当然其一些低劣和受污染的产品也备受谴责;中国经济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比如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新增富豪的数量;那里的生活节奏马不停蹄,但整个国家也遭遇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国库深藏数万亿美元,它还拥有越来越多的战略性资产,比如非洲的资源和西方的各种公司;中国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手机和互联网用户……
类似的“中国之最”数不胜数。专家学者们试图通过研究中国的过去来预测它的将来。“中国综合征”如今唤起了种种情感:恐惧、轻蔑、敬畏、惊叹、着迷、自豪。无论是对中国产生兴趣还是因中国而发生辩论和争吵,这都说明了中国的无所不在。
2001年,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中国热”愈加升温。世界其他国家把奥运会视为对中国的考验,他们都想知道奥运会是否及将如何调和其诸多矛盾。与此同时,中国把奥运会作为一个分水岭,因为它终于得到了承认和称赞。
在宣布北京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那个喜庆之夜,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劳拉.约翰逊-希尔当时身在北京。她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我后来跟人群一起走到天安门去庆祝,有一阵子甚至光着脚,太不可思议了。”
10多年前,这位维多利亚大学的毕业生首次到北京,当时她是一名交换生,后来成为作家和编辑,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参与电视台转播工作。她嫁给了一位英国人,后者也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夫妇俩现在有3个女儿,还办了一个家庭企业,生意做得很红火。
当经济衰退促使西方年轻人涌向中国寻找更大、更好的市场时,约翰逊-希尔兴奋地谈及让她留在北京的其他事儿。“我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她们在这里长大。她们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她们上的当地的中国幼儿园。”
二三十年前,中国移民总是以与中国的关系为耻辱。而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这些“老移民”对自己的身份也有了不同感受。温哥华市前华裔议员威廉.叶今年较早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我们觉得受到歧视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太弱。所以,如果中国变得强大,对我们是好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4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5 | 又是中国人!日本全网怒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