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中国学生为何逃中国课去淘海外课?

www.creaders.net | 2010-12-30 20:45:35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你‘淘课’了吗?”今年以来,哈佛、耶鲁等国外著名大学的公开课悄然在网络上流行,并由此催生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淘课族”。为什么“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国外高校“名嘴”“火爆”,值得盛产“逃课族”的中国高校深思: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24岁的公务员张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淘课族”,工作之余,她经常会下载国外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拓展自己的知识。半年以来,她已经通过这种方式上了几十堂课。哈佛教授桑德尔主讲的《公平论》让她印象深刻,老师用一个问题开始了课程:一列正在快速行驶的有轨电车出了故障,正常行驶方向的轨道上有五名工人正在作业,而旁边一条分支轨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假如你是司机,是选择原路直行还是转向分支轨道以减少伤亡?

  张戈当时就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对标准答案也充满期待。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桑德尔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只是变换案例让同学们讨论。

  “这些课让我体会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上课方式,和国内上课完全不一样,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张戈说,无论是通识课还是专业课,老师都很注重讲课的方式和技巧,一些很枯燥的概念,也都被老师们在谈笑风生间从多个侧面逐一瓦解。

  许多像张戈这样的“淘课族”,在自己淘课的同时也开始分享自己淘到的课程。他们通过VeryCD、微博、视频网站和人人网、豆瓣网等平台,将自己手头的视频文件或者播放地址分享给其他人。随着国外公开课视频越来越火,国内有网站将它们做成专辑,供网友点播。在网易的相关页面上,记者看到,可供点播的视频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大学的20门、近500节课程,有些视频甚至还没来得及配上中文字幕。在“投票决定翻译进度”的投票中,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获得了六万多张票。

  国内大学为何盛产“逃课族”?

  对比国外公开课和自己大学期间的课程,张戈着实有些郁闷。“在我读书那会儿,老师讲课基本上都很难脱离课本的条条框框,不能像这些公开课里的老师那样,发散思维讲课,启发学生思考。很多人不愿意听课,只是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复习一下。”张戈说,她读大学的时候,经常有人逃课;有些人即使到了教室,也是在睡觉、背单词。

  毕业于武汉一所高校财经专业的“淘课族”贺颖彦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告诉记者,有些做起研究很出色的老师,上起课来却十分无趣,照著书本念,让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没人愿意听。逃课的人很多,班上几十名同学,有时候去上课的只有几个人。“老师们不是在外开着公司,就是承担着大量科研项目,对于教学也不是很上心,教学变成了完成任务。四年下来,我都没学到什么东西。”

  尽管国内高校逃课现象十分普遍,但其实每所高校都不乏讲课出色的“名嘴”,他们也广受学生的追捧。复旦大学“80后”讲师陈果意气飞扬地将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得富有诗意和哲理,她讲课的视频被放到网络上之后,顿时成为网络热点。“陈果语录”也随之广为流传,网友惊呼“一语惊醒梦中人”。

  几乎每所重点院校都有自己的“名嘴”,如清华大学的彭林、北京大学的孔庆东、南京大学的庞绍堂、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等。但或许正是因为大多数老师讲课太过平淡,才让“名嘴”变得如此稀罕。

  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好老师?

  “没有不好学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老师。”山东省“泰山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化学系教授岳远征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搞好教学工作,并且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善于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结合案例和研究,把课程讲得生动;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换授课方式,培养外向型、开放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大学生。

  岳远征近日回到他的母校山东省轻工业学院,给本科生用中英文对照上了一堂题为《固体材料的有序性和无序性》的课。他深入浅出地把本来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赢得满堂彩。岳远征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能重复性地念稿子,对学生不闻不问。我平常50%的工作时间是用来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工作,用于科研的只有40%。”

  “国外高校公开课的流行,对我国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同时也暴露了国内大学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风格与国外名校之间的差距。”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副主任刘志业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偏重于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国外的课堂更注重以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强调互动,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平等交流。想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师,除了自身知识结构要丰富全面,上课还应该更加生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研讨,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当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刘志业同时也指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存在“重研轻教”的现象,教师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当中。“一方面,科研可以量化,教学质量难以量化;另一方面,科研是评职称的硬指标,有名有利,而教学质量的好坏,缺乏激励机制。这就造成很多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面,而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他认为,大学的第一要务是育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头等大事,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培养课堂互动氛围,创新教材建设和课堂内容,让大学教育与时代需求相适应,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消息曝光 习再也坐不住了
2 习的“接班人”,危险了
3 她患癌已扩散 昨晚出院
4 对胃伤害最大的不是喝酒 不是浓茶 很多人天
5 有人目睹 韩卫国上将这样被抓走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