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迪拜这座矗立于沙漠中的未来之城,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微型全息投影。
在这个外籍人口占比逾九成的城市国家生活,我觉得十分有趣,因为有机会可以观察很多不同种族的生活习惯,社会信仰和民族性格。
暂且不说种族比较多样,这里的中国人群体就特别有意思,和国内不太一样。国内可能接触最多的就是上班族,但在迪拜你能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
- 创业者特别多,很多中小公司在这边找出海机会
- 还有不少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的单位,就自己接一些活儿干
- 普通打工的反而成了少数群体
一言蔽之呢,在国内,好像只看到社会的横截面,来到这里,就看到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了。
说到微型社会,再来聊聊这几个月对外国人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先说一下迪拜的人口比例,本地人仅占迪拜总人口的 10%-11.5%,属于绝对少数群体,一般在街上,比较少看到白袍们,一般在有政府人员出席的商务活动,各大商场,还有公共机构可以看到他们。
占比最多,毫无意外是印度人,一般是做盖房子,it民工,还有服务业,当然也有大老板;其次,就是巴基斯坦老铁,基本上你问出租车司机哪里人,九成九都是巴基斯坦人;
再到亚洲群体,菲律宾人占比比中国人多,自然是做家政比较多;中国人在迪拜大概三十万人,一半是从事贸易、房地产,自媒体、跨境电商(在noon上面买东西,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卖家)。
然后中东及北非群体,其他阿拉伯人,包括伊朗、叙利亚等国移民,很多都是做生意;埃及人的话也多,数据显示集中于教育和医疗领域,但是我目前还没有太多接触到;
然后来说说我对他们的一些看法,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偏见。
俄罗斯人,人都挺帅挺美,金发碧眼,英语好技术也溜,社交上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公共场合,素质挺好的。
印度人,长得帅和美的话还挺少的,英语很不错,人均话唠,但技术拉垮,合作起来大多数不靠谱。
阿拉伯人,人均美女,帅哥也挺多,性格方面不太了解,别人说比较热情,我个人觉得还好。平时遇到的机会很少,基本上在展会才能看到,学校里面也不多,没有太多很深的接触。
非洲国家人(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等等)喜欢聚众,公共场合总是吵吵闹闹的,不过身材是真好,女性很有曲线美,男女平均颜值我认为比印度高;做事比较没有边界感。
其他中东国家的人(阿曼,伊朗,叙利亚等等)人都非常热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点热情过头了,做生意居多,其他方面暂时没啥印象。
哥伦比亚人,平均颜值也挺高,基本不讲英语,不太富裕。
中国人,做事踏实可靠,效率高很会赚钱,公共场合素质高,薪资水平在迪拜中等偏上,但英语不好,人在社交上会比较偏冷淡。
巴基斯坦:占领了迪拜出租车司机群体,感觉很喜欢中国人。
尼泊尔人,和中国人长得还挺像,长相没有太多民族辨识度。
来迪拜之前,我是对所有种族一视同仁的,但是在这边生活一段时间,真的觉得,中国人群体才是相处起来最舒服的群体。
一是中国人还是比较有边界感的,半夜四五点不会拿厨具去煮饭,早上六点不会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不会在公共场合总是吵吵闹闹的,也不会每天发消息给你问好,给你太多社交压力。
二是中国人做事靠谱,不会因为你是线上下单,就给你发品质差的货;不会毫无合作精神,小组作业一点都不做,别人即使把你的作业写了,还不会说谢谢;
强烈建议出来留学的留子一定要找中国人舍友,不要想着增加一段和外国人做舍友的体验,不然会给你的留学生活徒增很多烦恼!
我个人还是比较幸运,没有遇到奇葩舍友,但是我听说过太多奇葩案例了,所以请码住这条建议。
当然,在迪拜生活越久,越能体会到中国人骨子里的独特优势,越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中国人的务实和聪明,在这座多元城市里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哪里都能看到的made in china商品,在一些科技展会里,中国摊位就占了一大半,中国建筑企业承建了迪拜60%以上的地标项目等等。
当用他者视角来看中国时,才发现中国人如此优秀呀。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
2 | 突发!美国、日本,重大变数 |
3 | 疯传:白宫新闻秘书一边工作一边喂奶的照片 |
4 | 热议:中美一拍即合 会谈出奇顺利 |
5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