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社會傳真 > 正文  

今日的中國農村,越來越多老人選擇自殺

www.creaders.net | 2017-12-13 16:02:57  呼蘭胖子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今早整個朋友圈都在流行一個視頻:一個老人身着壽衣吊在房梁上,下面一個擺着一副壽材,據說是他早已經預備好的,一個婦女在下面悽厲的哭嚎。視頻沒說是哪裡?但是,足以讓人們震驚。據說老人之所以自殺是因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為了不給兒女增加經濟壓力從而選擇自殺。

  中國農村老人自殺頻繁的事情早已經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了,記得《中國青年報》就曾發表過一篇報道《農村老人自殺的平靜與慘烈》,文中指出,早在2008年起,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同時也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項目主持人的劉燕舞所在的研究團隊在湖北省京山縣進行田野調查,當問到農村有沒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時,得到最多的回覆竟然是:“我們這裡就沒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這個回答極度震驚了劉燕舞。隨後,劉燕舞走進湖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貴州等11個省份的40多個村莊,他在6年裡駐村400多天,畫出了一條“農村老年人自殺率”的曲線:從1990年開始,中國農村老年人自殺率大幅上升,並保持在高位,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甚至“已經嚴重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與此同時,詭異的是所有人都把這當作正常甚至合理的事,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平靜得不可思議,讓人不寒而慄。老年人中甚至流傳,比起親兒子,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更可靠。而不管是普通村民還是鄉村醫生,對待老年人自殺的態度都是一樣:“將其看作正常化的死亡”。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就是倆原因:疾病和貧困。農村老人選擇自殺往往都是為子女着想,不想變成子女的累贅,不想讓自己的疾病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劉燕舞的老師、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將這種已然形成的“自殺秩序”歸因為“代際剝削”:自殺的老人們年輕時“死奔”(幹活干到死),給孩子蓋房、娶媳婦、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務”,喪失勞動能力,無論是物質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饋卻少得可憐。被榨乾所有價值後,老人就變得好像一無是處,只能等死。如果說今天的農村鄉土社會在逐漸坍塌,由於養老和醫療的欠賬,農村老年社會早就破敗不堪了。不象城市老人有穩定的退休金能維持生活,還有廣場舞等精神寄託和社交場所,很多老年人生己無歡,死亦無憾。2014年安慶推進殯葬改革,限期強行沒收棺材,僅僅為了死後能“睡棺材”,就有多名老年人自殺。在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背景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己經變得前所末有的惶恐不安,或者已經成了一種焦慮。

  無獨有偶,報告文學作家楊豪也做過調查,僅僅湖北省大悟縣三里鎮中寨村的郭家崗就有19位老人自殺,這些人自殺的原因儘管各個不同,但是,主要就是因為疾病和貧困。民辦教師郭道祥,大兒子喜明長年在外打工,媳婦在三里街上租了間房子照顧子女讀中學。小兒子悅明嫌郭家崗窮,搬到三里土城村去住,並在那裡找了個媳婦,就不要這個家了,老伴去幫助小兒子照料幼小的孩子,郭道祥就成了一個有兒有女的“孤老”。守着郭家崗的老房子,一個人在家熬日子,如果他身體好,也還過得去,關鍵是他有“氣力”(氣管炎),不能乾重活,一動就喘氣咳嗽,一喘起來就全身抽搐,腰都直不起來,有時一口氣喘不過來,臉都憋烏了,晚上睡覺也咳嗽,幾乎不能入睡。可以想象活着的艱難,村人說,像他這樣活着,真是生不如死。由於兒女都不在身邊,老伴也不在身邊,平時就這樣的生活都沒人管,自己不能勞動,不能照料自己,經常飽一頓餓一頓,他覺得為人咋這難。一天晚上,他咳得死去活來的時候,覺得活着受罪,就喝了小半瓶農藥,結束了痛苦的晚年。

  郭道祥的自殺,讓我想起了一個日本電影《楢山節考》,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百多年前日本古代信州一個貧困的山村,由於糧食長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歲,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的故事。

  楢山是個偏僻的村落,群山連綿,山頂常年有積雪,生活極端貧困,吃飯都成問題。以致這裡有這樣的一個習俗:每戶人家,只有大兒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幹活,不許結婚,他們被稱作“奴崽”。至於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歲,女人一到了60歲,就要由兒子背到村後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滅。這是一部悲劇電影,它反映出嚴苛的生存環境之下,自然界的殘酷生存法則。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讓人不斷反思人與社會以及文明之間的關係。

  那麼,文章一開頭所提到的那個老人以及楊豪寫到的郭道祥和另外18名同村老人的自殺的現實卻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他們的自殺跟楢山那些因為自然環境惡劣而不得不等死的老人不同。雖然楢山上白骨成堆,但我們卻看不到有誰大奸大惡犯下了濤天之罪,只有無奈、悲涼和不舍,最多只能說貧窮就是罪惡,楢山的悲劇,其實是人類數千年來悲劇的一個縮影。但是,郭道祥們的悲劇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恥辱。

  我們這個國家號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到現在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農村人口醫保體系和養老體系,這是非常令人不理解的。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底子薄,財政困難。這根本就是藉口,遠的哪些國家什麼美國日本咱們不說,就說我們的兄弟台灣,人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建立了農民健康保險制度,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完善,台灣的農民福利津貼制度、“銀髮族”服務、社區服務已經非常到位,那麼,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還有什麼理由不建立完善農村的醫保體系、養老體系?別說沒錢,這個國家每年援外的錢海了去了,即便是節省下十分之一,也足夠建立農村的健保體系了。他們不做,這裡面體現的就是這個國家政府的執政理念問題。

  中國的官員總認為老百姓是政府養着的,這種觀念簡直是大錯特錯。政府是怎麼運作的?是靠老百姓繳納的稅金來運作的,老百姓把稅金交給政府,實際上是在購買相應的公眾服務,譬如說國防、安全、教育、社保、醫保、養老等等,這些政府一定要保證,剩下的錢才是他們自己維持運作的。但是,在中國的官員的腦子裡,老百姓的稅金就是黨的錢,是黨在養着老百姓,這個觀念是非常要命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觀念,所以,他們覺得這些稅金應該自己先花,剩下的才可以象徵性地施捨給老百姓一點。於是,這麼多年,他們就一直對農村的醫保和養老問題不重視,所以,才造成了農村老人這種生無可戀的境況。

  可以這樣講,今日的中國農村不是楢山勝似楢山,究其原因,除了現在經濟對農村經濟的擠壓,政府遲遲不建立完善的農村健保體系、養老體系是造成這種慘狀的罪魁禍首。為了避免悲劇再次上演,政府必須改變過去不重視農村健保體系和養老體系的思維,現在不是熱熱鬧鬧地搞精準扶貧嗎?為什麼不把扶貧工作轉化成農村健保體系和養老體系的建設工作?有了完善的農村健保體系和養老體系,農村還會有貧困人口嗎?還會有這種自殺的老人嗎?

   0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