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外国女子想嫁到中国”不全是网络造成的。至少十年以前,在一些情感类杂志上就经常有这种“跨国婚姻”的故事出现。中国存在性别失调问题,一些大龄男士结婚难,看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有一些安慰作用。但这种“跨国婚姻”并不普遍,事实上也不存在大规模的“外国女子想嫁到中国”的问题。
在今天,这些网络上的各种“羡慕中国”“想回归中国”“想嫁到中国”,只不过是互联网勃兴之前那些“热炒中国”的故事在新媒体时代的变体而已,所不同的是,文章的制作更拙劣,更“罔顾现实”。
在图书时代,一本书还要多少注意一下材料的客观性,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用户”免费阅读,对所看的东西也就不再在乎真假。人们更在乎读到文章的感觉,这也是那些贩卖民族主义情绪的“爽文”能够刷屏的原因。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展示的,很大程度上是个“虚妄的世界”。很多人手机都自带美颜功能,逐渐忘记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朋友圈展示的,是“更美好的”或者是自己期待的那个自我。那些炮制“爽文”的自媒体无疑洞察到了这一点,他们可以随意编造。本质上,他们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进行内容“生产”。
我见到的最经典的爽文标题是这样的:“这是我见过目前最冷静客观的文章!(深度,一针见血)”——这个标题没有说出任何具体内容,可以鸡血含量达到100%。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爽,快看。”
凡是在标题中出现“深度好文”和“一针见血”以及在标题中使用叹号的,多半都是“虚妄”派。就像“多国女子想嫁到中国”一样,这样的文章,并不注重事实,而且显示出过于迫切的对流量的渴求。
对此,我们需要警惕,但没必要过度担忧,正如“华商太难了”“多国女子想嫁到中国”等歪曲事实的文章被“辟谣”,及其狭隘的见解被“纠偏”,互联网也会显示出其理性的一面。只不过,就像此前炮制“华商太难”系列的“操盘手”被追刑责一样,这些文章到头来被删除、涉事人员最终被依法追责或付出其他代价,一点都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