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之一:包括锯齿状的尖刺、大部分四肢、甲壳、一些内脏和胃部的内容物。最惊人的细节是它的面部和皮肤保存得非常完好。
王家蒂勒尔博物馆(Royal Tyrell Museum)的技术员马克‧米切尔(Mark Mitchell)花了7,000个小时——将近6年的时间,小心翼翼地削掉周围的石头,精心挖掘出化石,从而新发现了结节龙科(Nodosaur)的一种新恐龙,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马克米歇尔北方盾龙”(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这是一种甲壳类食草性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163至6500万年前)。
“就在某年圣诞前夕”,他继续说道,“我拼出了颈部、头部的两侧,这时你可以真正感受到标本的震撼,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生物化石标本。”这是多少年罕见的一个正模标本(holotype)。王家蒂勒尔博物馆馆长唐纳德‧亨德森(Donald Henderson)告诉科技艺术网,他打赌说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十亿分之一”的发现(one in a billion find.)。
2017年,研究人员拿到了这个非凡的标本,此后发表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
王家蒂勒尔博物馆(Royal Tyrrell Museum)另一位馆长迦勒‧布朗(Caleb Brown)领导了一项研究,他们检查了这只北方盾龙的被称为“皮内成骨”(osteoderm)的骨骼结构,即在真皮中形成鳞片等骨骼结构。这种结构在保存不那么完整的标本中通常会错位,而这个标本没有,布朗共测量到172个这样的“皮内成骨”。
“许多带甲壳恐龙的骨骼都是脱节保存下来,乱七八糟的。”布朗告诉科技艺术网,“在这个标本和类似标本中以生命体位保存真皮层骨骼,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线索,告诉我们如何重建那些甲壳位置不太清楚的标本。”
布朗的研究成果显示,这些恐龙的标志性甲壳尖刺实际上并不是为了避开捕食者,而是为了炫耀以吸引配偶。
布朗团队关于北方盾龙的最新研究发表于2月1日的《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期刊,以极其罕见的方式审视了这种恐龙的饮食习惯,让人们对恐龙所生活的陌生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9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10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