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第二部分——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中“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的样本数计算梳理发现,去年各年龄段人群中,25至29岁年龄段未婚率为51.3%,30-34岁年龄段未婚率达到了18.4%,35到39岁年龄段未婚率为8%。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是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整理,最近已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晚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30岁人群和31岁人群的未婚率都超过了20%,分别为27.7%和23.7%。32岁人群未婚率降至20%以下,为18.1%。33岁人群和34岁人群的未婚率为13.8%和11.8%。35岁人群未婚率为10.2%。36岁人群的未婚率降到10%以下,为8.7%。
40-44岁年龄段中的各年龄人群未婚率均超过了3%。其中,40岁人群的未婚率为5.2%,41岁人群未婚率为4.9%。另外,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整理,50岁及以上(50+)的人群中,总未婚率为1.7%。
图表:部分年龄段未婚率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第二部分——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计算梳理。
另一方面,从2010年以来历年结婚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中国结婚年龄尤其是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增加了3.78岁。
2022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比如,很多人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因此结婚的时间也会比较晚。1990年出生、2016年从辽宁一所高校硕士毕业的李女士说,她所在的硕士班同学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未婚,“我们宿舍4个人还有两人未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未来的预期和选择也更加多元化。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在大城市,年轻人的社会化生活独立性比较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结婚率和结婚年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从美国“逃回”上海 华人亲曝:生活差异太 |
2 | 马斯克组党参加2026选战 民调支持率显示… |
3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穿瑜伽裤?看看这3组素人 |
4 | 金砖峰会登场,“抗美集团”崩盘了? |
5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