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社会传真 > 正文  

别被姜萍故事骗了:不要鸡娃!接受娃的平庸…

www.creaders.net | 2024-06-16 21:29:48  燕梳楼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天是父亲节,最开心的应该是姜萍的父亲姜玉华。

据说姜萍的母亲是云南人,在江苏这样的家庭组织有不少,大家应该都明白。

村里人说,姜萍姐姐打三份工,父亲做保洁每月900,所以这样的家庭能出现像姜萍这样的天才,逆风翻盘一朝成名天下知,确实是个奇迹。

听说村里提出要解决他们的工作,镇里也准备来人修路了,剧情基本和当年全红婵一跳成名差不多。一个连高中都没上的女孩,一夜之间却成了“全村人的骄傲”,不知道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上天的奖赏?

这几天满屏都是姜萍的热搜,没成名时,他们是失败者,成名后,才成了天才。今天看到有专家跳出来说,#姜萍火了不必过度强调其中专生身份#,说实话看后让人感觉非常不适,有一种想啐他一脸的冲动。

不强调她中专生而且还是在读中专生的身份,那强调什么?强调清北、强调中科院、强调数学专业博士?她之所以引发公众强烈关注不就是因为她的中专生身份吗?如果她是清北博士,哪怕就是杀进第1名又有什么好关注的?

这背后除了惊叹于她的幸运,不就是公众对于当前应试教育和中考五五分流的某种情绪吗?所以能说出这种话的专家真是不长脑子。谁都不能否认姜萍的实力,能在清北、麻省、剑桥等一众数学高手中杀出重围,成为开赛以来唯一杀进前30的女性选手,其能力至少已达到硕博水平。

一个踩缝纫机的业余选手,吊打名校数学专业的天才,确实也值得我们大学反思。我们国家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数学人才。因为数学是基础学科,没有数学就没有科技崛起。对于这样的专业人才应该建立快速、特殊的选拔通道,而不是像浙大那样张口闭口都是按程序办事。

这些年我们因为这些“规矩”扼杀了多少天才?当年华罗庚、陈景润、钱伟长、罗家伦、吴唅不都是严重的偏科生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社会进步,往往都是各学科的偏科生推动的。

所以人们很难不追问,为什么姜萍不上高中而读了中专?像姜萍这样拥有超人天赋却被中考分流而埋汰的天才还有多少?我们应该如何改进目前的总分选拔机制,给那些拥有天分的专长生多一些关注和机会?

据说竞赛成绩6月初就出来了,但评委们盯着姜萍的学校又拿来姜萍的卷子反复审核了一星期,后来他们还是不愿意相信一个17岁的服装专业中专生能秒杀一众国际高校的数学专业天才。

据说他们最后还专程跑到涟水中专,确认姜萍正是该校二年级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然后又出了一道加试题,通过后评委们才相信真的出奇迹了。又6天后才公布了决赛成绩及排名。

但奇迹就是奇迹,还是我昨天所说的,姜萍不具备复制性,她是天时地利人和、开赋平台贵人缺一不可般的存在,奇迹近于神,我们祝福就好了,千万别代入。

简单说三点吧,咱们求同求异,也希望大家后台留言共同讨论:

第一,不要鸡娃,接受娃的平庸。

爱迪生说,所谓的天才那不过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后面还有一句话,但99%的汗水也不如1%的灵感更能接近成功。

在天赋面前,有时候努力真的一文不值。数学同样如此,女人也许会骗你,兄弟也许会背叛你,但数学不会,不会就是不会。一个17岁的服装专业女生,能吊打国际名校的数学博士,你说完全靠努力?

当然,这不是说姜萍就不努力。但要区分她的这种努力,是在其兴趣驱动下的自我愉悦式的努力,而不是靠头悬梁椎刺骨式的被动式消耗。对这种天份型自驱式孩子来说,家长和都是最大的支持就是放手,任何鸡娃式“为你好”教育,都是在扼杀天性。

前面也提到姜萍的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云南人语言不通,她没有上过辅导班,也没有任何参加奥数的机会,甚至连选择学校父母都没有问过,正是让她自由生长,才让她的天分得以充分燃烧。

所以我劝各位学爸学妈,真的不要再鸡娃了,更不要逼孩子去完成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有条件,就按孩子的兴趣去培养。如果没条件,让像70、80后那一代,让孩子自由生长吧。

说句可能让大家扎心的话,所有鸡娃的家庭,最后都是一地鸡毛。不仅亲子关系变得拧巴,孩子也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事实上学历也承受不起改变命运的使命,接受孩子的平凡甚至平庸吧,优则献给国家,庸则承欢膝下,岂不快哉?

第二,所谓的贵人相助,是相互成就。

对于这样地狱难度级别的全球数学竞赛,姜萍想都没想过。她的数学王师王闰秋报名后,鼓励她也报名试试,她的感觉是,不配参加这样的竞赛。

为什么不配?因为她没学历没专业没有强大的后援。要知道别的选手背后站着的都是国际名校名师,而她的背后除了涟水中专的缝纫机,以及不得志的数学都是王闰秋,什么都没有,她拿什么和别人比?

但王润秋说,阿里举办的这场竞赛主要是从兴趣出发,不设任何门槛,没有学历、专业、年龄的要求。所以姜萍才以忐忑的心情报了名。没想到她会成长为一匹脱缰的黑马,把应试教育下的名校硕博数学专业选手杀的人仰马翻。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都说如果没有王老师就没有现在闪闪发光的姜萍,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但纵然她的数学老师爱才如命,但如果没有阿里的这场不设门槛的竞赛,让姜萍得以和此生可能都无法企及的名校博士专业天才同台竞技,她有发光的可能吗?

所以相比较而言,我认为不设门槛的阿里巴巴才是姜萍真正的伯乐和贵人。如果像官方竞赛那样,设置个全日制本科、英语四级等条件,姜萍就永远不可能被世界所看到。所以网友们耿耿于怀的,是姜萍并不是通过官方的各种竞赛发现的,而是一个曾被舆论口诛笔伐的民营企业挖掘的,这才是让人唏嘘的地方。

从小学到大学,各种官方的数学竞赛少吗?为什么姜萍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现在说人家小学四年级就展现出数学天赋了,早干嘛去了?当然,如果没有王闰秋,17岁的姜萍连阿里的门都摸不到,大概率还在踩着缝纫机,想着怎么早一点毕业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她这样的家庭,说没考虑经济负担放弃的高中也难让人信服。

一个考博失意的数学硕士生,阴差阳错地回到老家成为中专老师囫囵度日,一个是为减轻家庭负担自愿放弃高中,机遇巧合中成为王闰秋的学生,这样的概率剧本都写不出来。但正是这样的际遇,照亮了他们彼此的人生。

之前我曾说过,所谓的贵人相助,只会帮助对他们有价值的人。而对王闰秋来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同样痴迷数学,却没有遇到一个领路人,最终落寞回乡。直到他看到拥有数学天份的姜萍,自然惺惺相惜全力支持。

只是没想到,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自学《偏微分》才学三分之一的姜萍,凭借过人的天赋能在高手如云的数学竞赛中杀入12强。而他也从去年的432名,经过姜同学的“辅导”进入125名,可谓进步神速。

所以不要迷信贵人相助,你首先得要有让人贵人两眼放光的价值。所谓的贵人相助,更多时候是互相吸引、彼此成全。你身无所长,凭什么指望贵人会帮助你?

事实上,出生时遇到好父母,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好领导,结婚时遇到好伴侣。这人生四大幸,普通人能遇其一,都是天大的造化了。

第三,即使如此,我仍然不会让娃读中专。

临近中考,姜萍的出现显然会动摇一部分家长的择校观。我不知道这背后是否有舆论引导的成分,至少会给人一种职业学校同样可以出人才的误解。

所以我必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中专学校出了个天才就觉得可以放弃高中选择中专,姜萍的成功是无数偶然叠加下的偶然而不是必然,她是身怀绝技天才误入,不具备代表性,更不具备普遍性。

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从概率上来说,多数的职业教育学校氛围显然没有高中严格,未来的就业选择也比大学少得多。就怕心智未成熟的孩子过早被分流到职业学校,职业技能没学会,打架斗殴却早早学会了。

姜萍是因为生活压力主动选择了服装设计,而不是因为热爱。事实上技术学校的老师自己都浑浑噩噩混日子,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王闰秋,还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一个踩缝纫机的女生身上,还想着给她“不一样的人生”,这太难得了。

所以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孩子成绩也能勉强够上,我还是奉劝大家一句,能上高中还是要选择高中,不要因为一个姜萍就真的觉得涟水中专可以和清北剑桥平起平坐。那不是因为涟水中专牛,而是因为姜萍牛。如果不是人多,估计校长都扑通一声给姜萍跪下了。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之所以姜萍在决赛名单里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就是因为她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县城中专。无论是排在前面的11强,还是后面的800名选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世界名校,所以姜萍只是一个意外,不代表世界名校真的菜。

何况,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甚至不那么自律,你放心送到职业学校吗?这里没有歧视职业学校的意思,我只是从现实出发,建议大家多一些理性的选择。

姜萍的成功,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让孩子的天分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低效鸡娃。

但本质上,和之前大学生靠“补裤裆”年入百万的新闻一样,更像个冷笑话。

虽然励志,却让我们百感交集,欲语还休。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