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布什、克里的得票数:大州不如小州?
【万维读者网】《华盛顿观察》周刊第25期李燕报道,瞬息万变的美国总统大选并不只是跟着候选人的支持率变化。其实,大选的点票制度本身就使选情富有戏剧化。与一人一票的选民“直选”不同,美国大选采取“间接选举”。先是选民在州内投票,然后再由各州按人口分配的选举人(elector)组成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投票选出新总统。
有意思的是,这种选举制度并不意味着人口大州就是候选人获胜的保险箱,往往只分到两三张选举人票的小州能在选举中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总统大选共有538张选举人票,其构成为:美国50个州,不论人口多少,每个州都有2票“保底”;首都华盛顿特区不是州,但也有三票;这样加起来总共103张票;这些“保底”的票加起来占了总数的两成。剩下436张票,则按每州的人口分配,大约每60万人便有一张选举人票。
美国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纽约,一共有3800万多名注册选民,是选举人票最集中的地方,想逐鹿白宫,克里和布什至少要拿到这三大选区中一半的选票。
从总统大选史上看,自从1988以来,人口大州对决定选战的结果上并没有什么最终影响力。情况往往是这样,民主党赢得加州和纽约,而共和党则牢牢守住自己的“大本营”德克萨斯。
民主党人在加州受欢迎的程度就像共和党人在德州更吃香一样,这两州的选民的党派倾向比较明确。但是仅凭忠诚并不足以将他们看好的候选人推上总统宝座。比如,2000年大选时,虽然戈尔拿下了加州,却不能一鼓作气赢得加州的近邻内华达州。如果能添上内华达的4张选举人票,戈尔早已在总统角逐战中稳操胜券了。
再看今年。在11月2日的大选日,克里很可能赢得10个人口大州中的4个:加州、纽约州、伊利诺伊斯和新泽西,而密歇根和宾西法尼亚也很可能会倒向民主党。在剩下的四大人口州中,布什能稳拿的可能就是德州和佐芝亚州。于是,10大州中的最后两个:俄亥俄和佛罗里达,则成为悬而未决的焦点。
但是,在选票极其接近的情况下,中小州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比如,2000年布什与戈尔之战中,新墨西哥、俄勒冈、爱荷华、新罕布什维尔等小州,虽然只对候选人的总票数起到微小的改变,但是,布什当年就是靠赢得中小州的选举人票取胜的。
美国的选举人制度给予小州这样的优待:无论人口怎样少,两张“保底”的选举人票总是有的。因此,小州在影响选情的比例上比大州有了无形的优势。比如,怀俄明州的选民总数只有213,000,却分得了3张选举人票。而加州1100万的人口几乎是怀俄明的50倍,但其分到的54张选举人票也不过是怀俄明的18倍罢了。
四年前的大选中,布什赢得了 26个人口少于400万的小州,稳稳将171张选举人票收入囊中;而戈尔只拿下14个小州,一共才得了89张票。
虽说小州并不是每次大选都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是它们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选民意志。比如,东北部的罗德岛州虽然只有四张选举人票,但是地处保守势力聚集的新英格兰诸州当中,是民主党攻占东北要塞的关键。同样,对布什来说,西部的怀俄明州是他攻占美国高原区和洛基山脉一线选区的先遣站。
当然,共和党人不会轻易将纽约和加州拱手让给克里,他们说:“毕竟,共和党今年夏天要在纽约召开大会,而党内目前最具个人魅力的两个人,一个是纽约的前市长朱利安尼,一个是现任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而这两个关键人物将分别在今夏的共和党大会上发言。
但值得留意的是,施瓦辛格和朱利安尼与保守的共和党人在诸如同性恋权利等很多问题上立场不同,他们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11月的选情更加扑朔迷离。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