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美国外交官:美国大选 愈来愈像台湾

www.creaders.net | 2004-11-03 23:44:0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台湾中国时报4日刊发吴典蓉的新闻分析 :美总统大选 愈来愈像台湾 。全文如下。


经过漫长的选战,美国总统大选却还不能落幕,此情此景,台湾选民却一点都不陌生,这应该算是台湾的民主发展终於赶上美国老大哥,还是如一位美国驻台外交官私下说的,「美国愈来愈像台湾了」?

拿台湾来与美国对比,还真的可以找出许多相似处。首先,四年前小布希以较少的普选票数、最後未经验票就任总统,民主党人士一直认为小布希偷了(steal)总统大选,四年来,小布希的正当性一再受到质疑。同样地,陈水扁总统二千年只拿到叁成九选票,也一直被质疑民意基础不足。


但不论选举诉讼结果为何,陈水扁在二○○四年已拿到半数选票;美国选举结果虽然尚未最後确定,但小布希一雪前耻,从上次的普选输五十万票,这次可望赢叁百五十万票。


异曲同工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他们是如何完成这场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的?这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主导小布希四年任期的,就是九一一後的反恐局势,这是越战以来,美国首次在战争时期进行选举,选举一开始,小布希团队就自我界定成「战争领袖」,充分发挥反恐领袖的优势,隐然把「反恐、爱美国和大选」给绑在一起,不论民众对小布希的经济表现、赤字问题多不满意,但是每次一测到作为领导人特质的民调,小布希就遥遥领先。

同样地,陈水扁前四年总统任内,财经政策仍不熟练,许多选前提出的税改等重大改革方案,第一任内也不敢放手去推;真正界定他这四年表现的,反而是台湾主体意识的成长。而他在选战中提出的「防御性公投」,虽被对手指为是藉「公投绑大选」,却让连宋阵营完全处於「防御性」地位,必须不断举证自己「爱台湾」。


两人对手 人格特质也很类似


任何选举都是相对的,有趣的是,小布希与陈水扁的对手也有类似的人格特质,民主党推出的挑战者凯瑞,最常被形容的字眼是「aloof」(冷漠的),和选民熟络不起来,不像小布希一看到选民就显得平易近人。同样地,陈水扁的草根性吸引了不少选民,他鲜明、强烈的用语也符合中南部选民的胃口;相对地,长久以来连战被认为缺乏政治魅力,二○○四年的表现虽比四年前进步,但总是无法完全平民化,和选民隔了一层。

这是比人格特质。如果再比战力,两组候选人更有许多雷同处;小布希与陈水扁都擅长「攻击是最佳防守」之道,凯瑞及连战虽然身为挑战者,却在整场选战中处於守势。今年九月,美国仍受困於伊拉克混乱情势,美国驻伊军人伤亡不断之际,当时被检讨的焦点却不是现任总统小布希的判断及能力,反而是凯瑞叁十年前是否夸大其在越战时的功绩,他够不够格拿到紫心勋章。

同样地,在台湾二○○四年的选举中,大家其实不太记得两大阵营提出什麽政见,选战一开打,连战及亲人的家产成为焦点,叁十年前是否非法取得农地备受注意;到了後期,连战的台湾认同、立场又变成对手放大镜检视的焦点。


只为反B 挑战者仅能居守势


凯瑞、连战最後会退居守势,也和两场总统大选所引发的社会对立有关。在美国反布希人士眼中,小布希是保守、不文明的乡下人,痛恨他者甚至形容其为「美国有史以来智商最低的总统」;他们虽然不见得喜欢凯瑞,但更讨厌布希,在「ABB」(Anyone but Bush,只要不是布希就好)情结下,凯瑞虽因可以整合民主党的支持脱颖而出。但也因此,凯瑞几乎无法清楚说出自己的主张,小布希阵营轻易就将他打成「flip-flopper」(立场摇摆不定者)。

在台湾的连宋阵营,也有「ABB」(Anyone but Bian )的问题,他们因「反扁」情结而凝聚,曾希望打一场「挺扁与反扁」的选战,让大选成为对陈水扁四年执政的信任投票;但除了反扁之外,蓝营却未能提出强而有力的愿景,让扁营反可顺势以「复辟」加以反击。

在极端对立的选举中,选举诉讼似乎难以避免,而台湾与美国也都有选举行政上的问题。在美国,各州的选举流程及设备并未统一,而主管选务人士又都具政党背景。因此,一旦发生争议,最後必然要走上法庭。就如此次俄亥俄州的「临时票」问题,如果民主党人士不信任主导选务的共和党官员,当然必须由法庭解决。有趣的是,美国两组候选人也都早有心理准备,尚未投票前,民主党就有一万名律师在超级战区待命,共和党也在叁个选区都准备了律师。


政治争议 美国还有最高防线


台湾的选举诉讼尚未定案,但是在这场激烈选战中,向来立场尚属超然的中选会却因公投案而被卷入政党争议,无法得到在野党的信任。比美国更严重的是,台湾除了选务纷争外,甚至连值勤军人是否投票都出现争议,台湾社会的分歧较美国更严重,由此可见。

美国和台湾发生同样的状况,但我们却很难因此庆幸,毕竟,美国总统大选争议的根源,在於小布希推动政策的极端手段,下次只要换了总统候选人,状况就大为不同;而且美国政治争议再强,最高法院都可作为最後防线;相对的,台湾有没有这项条件,目前还难以预知。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