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美国看台 > 正文  

专家:中国间谍遍布美国,美国无力招架

www.creaders.net | 2007-04-05 10:37:3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华裔工程师麦大智涉嫌为中国窃取美国海军机密资讯一案,在美国境内再度点燃了“保密防牒”的气氛,专家指出,中国在美国布置的特工数量,已达到一个让美国情报人员无法控制的程度。

多维社记者安涵编译报道,根据彭博社的消息,在加州Santa Ana的法院中,66岁的中国工程师麦大智正听取联邦检察官描述自己与家人如何从所服务的公司L-3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Inc.窃出机密文件,检察官指控,遭窃取的为与海军潜艇静音驱动系统资料,此系统可使潜艇避开敌方的侦察。

对於麦大智一案,美国情报部官员认为它并不寻常,不仅是指对麦大智的指控,而是整个指控所引伸出的影响。

报道指出,目前在美国境内涉嫌将美国军方情报售与中国的“情报贩子”,有20多人未被抓到。现任及过去的情报官员表示,伊拉克战争与反凯达组织(或译反基地组织)的战争,让美国原本就人手不足的反间谍行动人力更加吃紧,中国利用这个弱点,系统性地获取美国核弹、舰艇与导弹的机密资料。

国家情报局局长麦康耐(Michael McConnell)办公室首席情报官员布里尼(Joel Brenner)表示:“伊拉克与反恐行动消耗了整个部门的资源。”

布里尼另指出,当140个外国情报部门试图渗透进美国机构时,中国是其中最有企图心的。中国的情报活动“密集又令人感到棘手”。

不过,中国官员确认为,美国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3月15日于北京的记者会上强调:“我在想为什麽人们总是觉得手到别人的威胁,并将他人当作贼,那是因为这些人内心脆弱不安。”

《华盛顿时报》日前也报道了中国间谍所带来的影响。报道描述在美国政府内部,存在一个讨论中国安全的秘密小组,成员包括现任和前任美国政界、军界官员与学术界人士,总人数在100人左右;这些人平常难以聚在一起,因此不得不以“电子聚会”的方式,透过网路进行交流。但这种沟通方式却让美国反间谍部门高度紧张,唯恐小组成员会在无意间为中国间谍提供了机密情报,因此一直以来希望小组停止讨论;目前这个秘密小组的“生死”还未定。

彭博社报道,去年从联邦调查局退休的中国专家葛伦(Rudy Guerin)表示,虽然联邦调查局在2001年时将局内的中国部门扩大三倍,但当伊拉克战争开打后,扩大计画便遭到裁撤。联邦调查局前情报主任助理史萨蒂(David Szady)指出,实际上联邦调查局应雇请1500名探员,且大部分的人手应用在对付于美国境内的中国间谍活动。

联邦调查局发言人科达(Stephen Kodak)拒绝说明该局还需要多少人手,不过他同时表示“调查局随时欢迎新人。”

然而,中央情报局发言人吉米莱诺(Paul Gimigliano)却认为中情局已有足够的资源,且“指称其他任务转移了我们对中国注意力的说法是错误的,在过去五年来,实际情况跟上述相反。”

前中情局主要负责中国议题的资深官员瑞郡(Keith Riggin)反对吉米莱诺的看法。“如果美国人知道要对抗的中国情报员有多少,他们会吓坏。”缺乏资源是瑞郡在2006年离开这份做了24年工作的原因。

一位美国情报官员认为,中国人非常擅长的就是让很多人一起从事一件事,每个人只需负责其中一小部份,不过,中国方面却可以获得大量的情报。时代杂志也指出,美国境内的中国间谍数目多得惊人,因为一般平民也被吸收从事间谍工作。

彭博社报道,2006年联邦调查局在反恐与反情报计画上投入了22亿美元的经费,中情局的预算则为机密。美国不愿透露有多少反间谍人员正在处理与中国相关的问题。

美国官员表示,有大量的证据显示中国拥有一个缜密的计画,来雇请数千名专业以及业馀人士来获取美国军方与企业的机密。

《华尔街日报》引述了反情报专家的看法:中国政府在美建立庞大且非正式的分散间谍网;北京的间谍机构不会派受过训练的间谍前往美国渗透民间企业及政府机关,而是要求赴美观光人士或留学生?集情报;因此联调局侦查的对象不只是在科技公司服务的中国职员,也包括了学生。

以麦大智一案来说,除了麦大智外,包括其妻子、弟弟、弟媳、侄儿皆遭到同谋出口美国国防资料给中国的指控;根据法庭文件,检察官表示麦大智从服务的公司中拷贝了潜艇资讯,并在家人协助下转交到中国。

布里尼指出,在侦讯时,麦大智承认自从1983年开始便将包括反导弹攻击的雷达科技情报交付给中国特工。

不过,《华盛顿时报》认为,目前中美军事关系正逐渐走向务实,两军交流稳定;只是,部分美国政客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故意放出中国威胁论,刺激媒体与右翼学者在此问题上大做文章。

例如美国国家反情报执行局局长布伦纳表示,中国的情报机构在刺探美国情报方面最为活跃,而且把美国的先进技术作为重点猎取目标;美国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审议委员会最近在年度报告中夸张地说,美国国防部的电脑几乎都受到中国的监控。

《华盛顿时报》指出,这种心态使得美国反间谍部门高度紧张,怀疑人人都向中国提供机密文件的物件,但这种心态,“是该调整调整了”。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